文/霍鵬程,廖文瑋編版
圖/霍鵬程提供
芷江基地歷史沿革
芷江自古以來便是連結川滇黔的通道,抗戰時期成為重慶的門戶。1943年3月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成立,下轄中美混合團[1],芷江機場成為盟軍向華中、華南攻擊日軍的前進基地。
中美混合團的主要任務在協助地面部隊對日軍作戰,打擊敵人的交通補給線,爭取空中優勢。中美混合團先後參加1943年11月的常德會戰、1944年4至7月的中原會戰、6至8月的長沙會戰、10至12月的桂柳會戰 ; 作戰途徑尚包括1944年三次襲擊海南島日軍基地,同年7月三襲日軍占領湖北的白螺磯機場,中美混合團連同第十四航空隊,突擊白螺磯機場,共擊毀日機百餘架,創下抗戰期間擊毀敵機的最高紀錄。
日軍受到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的威脅,為打通南北通路的粵漢鐵路而發動「一號作戰」[2],1944年2月日軍增加在華第五航空軍,飛機總數增加到350架,與盟軍飛機總數相同 (1:1)。1944年6月10日長沙失守,盟軍只有放棄衡陽、桂林、柳州等七座機場。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立即調整部署,從南到北建立起了與粵漢鐵路大抵平行的新戰線,削弱了日軍豫湘桂戰役的戰略目的[3]。
1945年4月至6月,日軍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湘西會戰」,又稱「雪峰山會戰」,目的就是為奪取盟軍的芷江空軍基地[4]。日軍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良駐邵陽指揮,4月初日軍兵分三路向湘西進發,國軍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指揮第三、第四方面軍作戰。6月初在國軍有效的防禦與攻擊,以及中美聯合空軍的支援下,將日軍擊退,退回到原出發地[5],芷江保衛戰的勝利使國軍一雪前恥。
飛虎隊紀念館園區
「芷江空軍基地」為僅次於昆明空軍基地,盟軍在華的第二大軍用機場,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五大隊、中華民國空軍第四大隊的大本營,擁有各式飛機四百多架。「飛虎隊紀念館園區」坐落於現芷江機場東邊,距離芷江縣城2公里,現占地總面積51.19畝,主要建築物由1938年興建的中美空軍指揮塔舊址,1944年興建的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舊址,以及2005年興建飛虎隊紀念館三棟建築組成,中美空軍俱樂部前有飛虎隊群雕塑,飛虎隊紀念館前有陳納德將軍雕塑。
芷江機場指揮塔與空軍俱樂部
從飛虎隊紀念館園區大門進入,首先吸引人注目是棕色的「飛虎隊群雕塑」,身穿美式空軍服裝的飛虎隊員,舉目抬頭遙望遠處,露出十分堅毅的表情。飛虎隊群雕塑碑記:「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一場悲劇。面對共同的敵人,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結成了最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中美空軍指揮塔位於園區中心位置,空軍作戰指揮塔舊址為「7」字形平面配置,三層八角樓有陽台,兩層斜屋頂樓房組合而成,這座磚木結構的老洋樓,紅磚外觀呈現歷經歲月的風化。指揮塔建於1938年10月,是二戰時期芷江機場無線電指揮中心與發報中心,塔內有機要室、情報室、作戰室、指揮室等房間,塔情報室桌上的地圖,標示出北自老河口機場,南至南寧機場的兩軍攻防戰線。
指揮塔三樓陳納德將軍辦公室,走進室內可見,陳舊的桌面上放置電話與手槍,椅背上掛著當時中美空軍深色的飛行夾克,靠牆豎立中美國旗,陳納德辦公室顯現1941年至1945年中美空軍聯合對日作戰的「歷史場景」。指揮塔三樓辦公室門旁有樓梯直接通往陽台,可以觀看芷江機場飛機的起降。美方陳納德將軍和中方芷江空軍司令張廷孟將軍,都曾在這裡指揮上千次戰鬥,
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建於1944年4月,占地450平方公尺,如同對面的指揮塔,也是磚木結構,外觀膠泥敷牆如同峰窩一般,磚木「ㄇ」字形西式平房建築。室內為水泥地面,俱樂部中間房間原本為舞廳,兩側房間做為酒吧、休息室使用。走進長棟型房屋,室內可見舊時的美軍軍毯鋪在桌面,三間房間作為開會使用,牆壁上懸掛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共和國國旗,以及當時的飛行照片。
建築物西南端進口處右下方,嵌有一塊青石奠基石,刻着「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空軍第九總站站長高正明,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四月立」的中英文字。芷江機場指揮塔舊址見證中、蘇空軍聯合抗日,以及中、美空軍聯合對日軍空戰,中美空軍俱樂部舊址更見證中、美空軍聯合對日軍的空戰史實。芷江機場指揮與中美空軍俱樂部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芷江機場修建經過
1937年4月陳納德應邀來到中國,曾經向蔣中正、宋美齡在西南各省興建可供重轟炸機的起降機場。10月中央航空委員會、湖南省政府徵調芷江、新晃等11個縣,一萬九千民工擴建芷江機場,將原有飛行跑道延長為1200公尺。1941年至1942年中央航空委員會又徵調洞口、鳳凰等14個縣三萬民工,擴大為1600公尺飛行跑道,尙包括停機坪、停機庫、排水道及隱蔽炸藥庫等機場設施。
機場工程進行中,無論是挖土、運土及填土工程,每一次填高約4、50公分的泥土,就要動員上百名民工們,拉著一個重達三、四十噸圓形混凝土的大石碾子,來回滾碾,成為全民抗日的代表性畫面[6]。日軍派飛機轟炸芷江,多達38次,其中轟炸機場的就有23次,在機場上投擲多達3109枚炸彈,造成機場人員及附近無辜百姓喪命。
飛虎隊紀念館
芷江飛虎隊紀念館建於2005年,原建築平面是兩架並排的飛機形體,立面設計是中間夾著一座希臘式建築造型,2017年飛虎隊紀念館擴建計畫,建築物外形改為垂直平行簡單線條。飛虎隊紀念館館内分為陳納德初來芷江、美國志願航空隊、美國陸軍第十航空隊駐華特遣隊、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中美混合團抗日戰爭、和平友誼的明天等展區,再現當年日機轟炸芷江,以及中美飛虎隊員英勇抗日的輝煌戰績。
新擴建飛虎隊紀念館內增加不少來自臺灣,以及世界各地的捐贈物件,包括許多飛虎隊戰鬥經過情形,以及所使用過的生活用品。飛虎隊紀念館前是座佔地不小的廣場,紀念館大門正面對芷江機場指揮塔,大門右方是一座高大的陳納德塑像。
2023年11月25日,來自臺灣、昔日曾經與日軍空戰的飛行員第二代,在飛虎隊紀念館廣場集合,準備搭車離去時,飛虎隊紀念館的幾位館長特地趕來送行。芷江的天空烏雲密布,不知何時才能撥雲見日(圖一)。
注解
[1] 中美空軍混合團 (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 CACW),由兩個驅逐大隊和一個轟炸大隊組成,因此稱為混合團。混合團有第一、第三、第五三個大隊,每個大隊各有四個中隊。
[2] 即豫湘桂會戰。
[3] 詳見王長河、葛惠敏著《制空權的爭戰:中國空軍抗日作戰》。
[4] 這場戰役,日方稱為芷江攻略戰,中方稱為芷江保衛戰。
[5] 湘西會戰期間,駐芷江機場的中美空軍攻擊:第一大隊出動B-25轟炸機113架次,第二大隊出動B-25轟炸機61架次,第五大隊出動P-51和P-40式驅逐機共達2672架次。
[6] 其中一個石碾子存放在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