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楊儒賓:與眾不同的收藏家

本文是系列的第1篇,本系列目前有2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補綴歷史的人.楊儒賓
圖 「烽火尺牘─1949的戰爭記憶」巡迴特展政大站,楊儒賓親自導覽藏品,與觀展者互動,回答現場提問。(羅國蓮攝)
圖 「烽火尺牘─1949的戰爭記憶」巡迴特展政大站,楊儒賓親自導覽藏品,與觀展者互動,回答現場提問。(羅國蓮攝)

編按

介紹楊儒賓教授,不很容易用一句話說清楚。由頭銜來看,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教授;由他發表的著作來看,有令人稱羨的學術成就。但實際上這些「線索」透露的只是他專業和成就的一部份:他「收藏家」的資歷其實和他的教學研究資歷一樣深。但說是收藏家,他又很「非典型」:我們不但看不出他選擇藏品的標準和市場價值與獲利間的關連──例如1949年的常民書信,而且最後這些收藏品全數被捐出了,楊教授分文未取。

在這長達數十年的過程當中,楊儒賓曾經「覺得有些寂寞」;當珍貴的藏品在各大學校園展出,他不辭辛勞南北奔波,親自導覽;但是會被吸引來看展的,好像就總是那些經歷過、見識過和體會過1949戰亂的一群。

即便如此,他沒有挫敗感。寂寞讓他瞭解到現實與理想的距離,但促使他繼續奮力前行的,也正是這樣的認知、以及他對於有朝一日達標的信心。對於任何一個個人而言,35年就是全部生命的黃金歲月,但是歷史工作的價值,卻往往在更久遠之後的未來才會顯現出來。對於這一點,他瞭然於心。然而教職的薪水並不豐厚;為什麼楊教授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的,將自己的全部──不是部分──收入拿來購買別人會棄如敝屣的舊文物?為什麼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還能挪出時間,埋首於看似和本業並不相關的領域?在沒有專業訓練的情況下,他又如何克服諸多選購與解讀書信的困難,取得今天的成績?這些是我們在後續第一篇訪談稿裡回應的問題。楊教授的第二篇訪談稿:「由舊書信中建構台灣歷史地位」,則描述他如何由解讀書信中,發展出對於台灣歷史地位的獨特見解,以及對於兩岸前景的看法。

1937年至1949年間史料毀於戰火者不計其數;很幸運的,近年來有多位人士同樣在極少外援的情況下,勞心勞力,一點一滴地發掘、並蒐集被掩埋在灰燼與塵土裡的殘簡碎片,嘗試補綴近代中國歷史關鍵悲壯的一頁。「民間料數位平台1937-1949」「補綴歷史的人」系列,就在尋訪長期致力收集史料的人士;此處楊教授也是系列中接受訪談的第二位。(汪琪)

本系列上下篇
楊儒賓「破譯」2,000封書信裡的歷史故事 >

本文關鍵詞

error: 內容已被保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