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如慧撰稿、編版
「黃埔軍校」的名稱來自它創始時候的所在地:廣州市一個泥沙沖積而成的黃埔島,位置就在珠江的中央,長約4.2 km,寬約2.1km,面積約7.23平方公里,地形狹長,所以也稱為長洲島。雖然稱為「黃埔軍校」,但是它卻也並非「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百年來隨著國家的需要,黃埔軍校在不同地方設立了分校,抗戰爆發後更是隨政府四處搬遷,最終落腳於台灣高雄。黃埔軍校的發展與中華民國的發展重疊糾纏,難以分離,可見一斑。
1924年,蔣中正奉孫中山之命,將原本為清末所建的陸軍小學堂和海軍學校校舍改建為陸軍軍官學校,這是第一所黃埔。黃埔軍校的第一、二兩期學生,參加了東征戰事,許多學生為國犧牲,隨即又加入北伐。黃埔軍校學生一部分在前線作戰,一部分在後方學習,但也準備隨時投入戰場。北伐軍攻下武漢以後,蔣中正將軍校遷至武漢、南京,就近照顧。1927年,蔣中正攻克南京,根據孫中山的遺訓,將陸軍官校隨政府遷至南京,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的正統便從廣州移到南京。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蔣中正為長期作戰,將首都遷往重慶,黃埔軍校則移往成都,繼續招生、訓練;成都時期的軍官學校,改制為「陸軍軍官學校」。抗戰勝利之後,國共內戰又起,政府為了滿足初級幹部之需求,也為加強眾多行伍軍官的學科智能,成立北平、西安、瀋陽、鳳山、迪化、漢口與徐州共七個軍官訓練分班,這也都是「黃埔軍校」。
1947年,孫立人擔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部司令官,總管全國新兵訓練。他於同年8月底來臺,接收日本人在鳳山留下的聯隊訓練中心,當地居民稱之為「大營埔」。這所陸軍軍官學校台灣軍官訓練班編為「第四軍官訓練班」,隸屬於成都本校。當時鳳山除了訓練中心外,並有許多日本於1940年左右完工的職官宿舍、陸軍兵工廠、倉庫及各種建築物,營區完整,軍眷住宅也充足。1947年12月,第一批軍眷從上海乘船來台,這些隊職官及眷屬抵達基隆後,南下進住誠正新村與誠正二村,後改名為黃埔新村與黃埔二村。1949年,在成都的黃埔軍校遷台後,將「第四軍官訓練班」併入,第四時期的「陸軍軍官學校」紮根於此,但無論畢業校友或在校學生仍稱之為「黃埔軍校」。
「這些」黃埔軍校雖然位置上皆已遠離了發源地黃埔島,但對於自身何以存在的源頭不敢或忘,以「黃埔精神」貫串自我的歷史,就如同黃埔校歌所明誌: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需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做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
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
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