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如慧撰寫、編版
提到「黃埔」,有些役男會聯想到在新訓時期領過的「黃埔包」,一般人則可能會因為電影《黃埔軍魂》及歷史課而想到「黃埔軍校」。事實是:這個名詞在我們的生活中殊少出現;在許多國人心中,它比較像是一個歷史名詞,特指中華民國政府大陸時期的軍事教育機構。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黃埔軍校」實際上仍然在台灣運作,仍不斷在為我國培養各種軍事人才。
人們對黃埔軍校感到遙遠陌生,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黃埔軍校」不是該校的正式全稱,而是過去約定俗成的叫法。1924年,「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成立,校址選在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上,通稱為「黃埔軍校」。而黃埔軍校並非是「萬丈高樓從地起」,因為黃埔是清代一海軍學校的舊址;歷來此地曾經樹立多所學校,從這些學校的校名及課程設計,顯示了鴉片戰爭後,西學如何藉由「船堅砲利」的優勢,一步步改變了中國的知識傳統。士大夫及知識分子接收西學的過程,也從「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逐漸轉向更全面的制度文化之西化。黃埔軍校的選址考量雖與清代建制沒有直接的歷史淵源,但也與中國沿海地區最早接觸西學的地緣關係有關;對新事物的開放心態,也成為黃埔軍校文化的一環。
1876年,兩廣總督劉坤一由一船塢公司購入其在此地之設備,設立「廣東西學館」。校名如此訂定,因劉坤一肯定西方「不空談道德性命之學,格物致知……由格物而制器,由制器而練兵」,故「……開設學堂,專習西法」。如此可見,部分中國知識分子以「西學」為「實學」的思想脈絡,高度肯定西方的知識體系。無怪乎,1882年,西學館擴建後改名為「實學館」,因為「西人立國……立才於學堂,論政於議院,……務實而戒虛。」1884年,張之洞為整頓廣東防務,將實學館改為「廣東博學館」。1887年時再度擴建為「廣東水陸師學堂」(後來分立為廣西陸軍學校及廣東海軍學校),成為廣州第一所軍官學校,學校亦「講求武備之實用,而不尚虛文」。至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決議建設軍校,孫中山親至黃埔勘察後,將其定為軍校新址,成立中國國民黨軍官學校。
學校成立以來,隸屬單位經常隨著國家局勢變化而不同,校名也因此數度更改。1950年,軍校在鳳山復校,校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國人習稱「陸軍官校」或「官校」。陸軍官校校名雖與「黃埔」沒有直接關係,但軍校在各年級區分上,仍保留使用在大陸時期的「期別制」,例如在台首屆招生時為官校26期,也稱為黃埔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