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如慧撰寫、編版
1924年,「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成立,這所學校以其「黃埔精神」而在當時顯得特別。
中國社會自宋代至清末改革運動以前,多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思想,軍人恐怕並不是特別吸引人的職業;而清末推行「洋務運動」,各地軍校林立,黃埔軍校作為當中的一所,又如何建立自身特點,脫穎而出?
清末中國設立各式武備學堂,多半是以「西學為用」的精神,試圖在當朝內外交迫中籌謀生路,盼以「維新」避開「革新」——例如袁世凱籌建陸軍學堂,於延攬教練時特別排除留學生,可見諸一二:他認為這些留學生多具顛覆性的新思想,總要衝擊現狀。而事實證明,袁世凱所慮不差,近代中國的革命運動多半出自留學生的運作。
袁世凱奉命辦校練兵以來,培養出許多新軍將領,他們在袁世凱死後逐漸形成一方勢力(或謂「軍閥」),在中國各地擁兵自重。此外,部分人士及軍閥主張如「粵人治粵」等「以省建國」的口號,以為其割據行為搏得合理性。因此,中華民國甫建立即在鬥爭中不斷內耗,各方勢力合縱連橫互相攻擊,對新共和的統一穩定並不在意。
孫中山致力於國體穩定、國家統一,前後發起「護法」及「二次革命」,以維護共和體制,但是因為缺乏自己的武裝力量,只能輾轉依附在各個支持他理念的軍閥之間。然而軍閥的善意並不可期,他們的支持也因為政治利益衝突而難以長久。1922年,孫中山與當時對他友善的軍閥陳炯明,就因為「政治歧見」而至兵戎相見,最後只能退避軍艦,逃離廣東。至此,孫中山覺悟到必須培養一支具有革命理想的現代化軍隊,才能完成國家統一的事業。1923年,在蘇聯的協助下,孫中山得到建立軍校的資源,遂命蔣中正籌備建校事宜。
就建校背景來看,黃埔軍校開宗明義乃為培養一支革命武力,有極為現實的短期目標,學生們對於他們將來可能馬革裹屍也應該有所覺悟;但除卻戰場上有大好前程可供拼搏,黃埔軍校所宣揚的「塑造統一、強大、富有中國」的長期目標及願景,仍然吸引了包括其他軍校生的許多學子。
1924年,陸軍官校在廣州成立。軍校大門門楹上的對聯:「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及「革命者來」橫幅,明白宣示了黃埔軍校立基的革命精神與軍事文化:也就是將具有革命情懷的年輕人淬煉成具有實戰能力的革命軍人,培養軍事領袖,負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這也是蔣中正在擔任校長時不斷提醒學生的黃埔精神:「犠牲、團結、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