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時代連結】父親酒後才講的空軍「家事」:大撤退中的空軍

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原來如此!
圖 1949年,國軍向太原守軍空投物資,此時太原已是孤城。(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 1949年,國軍向太原守軍空投物資,此時太原已是孤城。(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本文是系列的第3篇,本系列目前有3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父親酒後才講的空軍家事
圖 1949年,國軍向太原守軍空投物資,此時太原已是孤城。(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 1949年,國軍向太原守軍空投物資,此時太原已是孤城。(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文/吳昱佑撰寫,汪琪編輯

空軍——1949大撤退中,戰力、裝備、人員保存最完善的軍種,背後有先天環境優勢與後天正確決策兩大原因。空軍撤退成功,不但保衛了台海安全,更譜寫出一段段輝煌而又驚心動魄的篇章。

1940年代末期,台灣位於日本「大東亞戰爭」布局下,聯繫日本本土與東南亞、太平洋等戰地樞紐位置。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島上建設空軍基地、機場、軍用跑道、水上機場逾60處,當時機場密度全球首屈一指[1]

日本投降後,我國空軍22區司令部先後接收松山機場、岡山機場、台南機場、嘉義機場等主要基地,建立兩岸空中聯絡線,其後更將日製九九式輕轟炸機投入內戰。1949年國軍內戰失利,台灣的優越條件,使國府及早擬定了撤退作業。為加強台灣地區空防,當時已下野的蔣中正總裁[2]下令空軍擬定「空軍防止匪軍侵入台灣之偵查計畫」,隨後是一系列遷台計畫,其中規劃播遷的包括各大戰區裝備、人員以及航空工業局、空軍官校、和空軍機械學校等。[3]吳述彬先生的父親,便是在此脈絡下由徐州抵達屏東基地的。

來台途徑:空軍眷屬「與眾不同」

1948年末至1949年初,隨著國軍於三大戰役接連挫敗,一股由北至南的逃亡潮漸漸形成。這股浪潮的終點包含香港、東南亞,但最多的則是台灣。據學者林桶法統計,當時軍民一共約有120餘萬人赴台,[4]絕大多數人是自行購買船票:由上海或廣州出航,搭乘客貨兩用輪抵達基隆。這種兩用輪船原先主要為貨運,轉為客運後,超載情形屢見不鮮,行駛「上海-基隆─」線的太平輪便發生海難,永遠沉沒在台灣海峽。[5]也因此,航行中的危險、擁擠與飄搖,和下船後的陌生與擔憂會成為多數人來台的初始記憶。

當時來台的人當中,搭乘飛機的比較少見。有直飛班機的航空公司主要以中央航空、中國航空[6]與台灣航業[7]為主。一來當時飛機運量有限(一架載客量約僅20-50人),票價十分昂貴,二來飛行受天候、戰事影響大,時間不固定;但航線較為多元,而且隨政府撤退不斷變化。從1949年年初至年底,陸續增設上海、廣州、重慶、汕頭、香港、廈門、台北、台南等航點與多種航線。票價也隨需求變化而水漲船高,以「上海-台北」航線為例,民國38年1月售價為4,040金圓券,但短短一個月後,價格已升至逾四倍的16,280金圓券!

民航以外,軍用運輸機則用以承載少數黨政要員、重要文件、留守軍公人員及其眷屬。與海運相似的是,不論民航抑或軍用運輸,飛機超載的情況同樣常見[8];吳述斌先生的母親便是以空軍眷屬身分自濟南搭機抵台的,歷史經驗與一般民眾或有不同,卻依然令人膽戰心驚。


注解

[1]鍾堅,《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台北:燎原出版,2020),頁48-55。

[2]由於蔣中正(1887—1975)於1949年一月宣布「下野」,故此時其是以「中國國民黨總裁」這一身分指揮國軍運作。

[3]金智,〈中華民國空軍在遷台初期的整建與發展(1949-1958)〉,《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6期(台北,2011),頁171-201。

[4]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2009),頁323-336。

[5]林桶法,《1949大撤退》,頁259-278。

[6]兩家航空公司原屬於中華民國交通部所有,但在1949年11月9日中航總經理劉敬宜、央航總經理陳卓林於香港宣布「起義」,率領12架飛機飛往北京、天津「投共」,史稱「兩航事件」。

[7]1946年,由輪船招商局、臺灣省政府與臺灣銀行共同投資成立的航運公司,當時亦經營民用航空業務。1998年民營化後,至今交通部與由輪船招商局改制的陽明海運仍為其主要股東。

[8]林桶法,《1949大撤退》,頁259-278。


延伸閱讀

一、專書
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出版,2009。
鍾堅,《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台北:燎原出版,2020。

二、論文
金智,〈中華民國空軍在遷台初期的整建與發展(1949-1958)〉,《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16期(台北,2011),頁171-201。

本系列上下篇
< 【🔗時代連結】父親酒後才講的空軍「家事」:內戰時期的空憲衝突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