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時代連結】賣電影廣告的老兵「蝦猴春仔」:二戰與台籍日本兵

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原來如此!
本文是系列的第2篇,本系列目前有2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蝦猴春仔
圖一 宋哲元。(來源:維基百科)
圖一 宋哲元。(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文/吳昱佑撰寫

1937年,日本關東軍意圖扶持實力派軍事領袖宋哲元,將華北「特殊化」,以利在「九一八」事件後進一步發展北方勢力。然而,事態發展未能如願,「盧溝橋事變」使中日兩國矛盾擴大,最後爆發全面戰爭[1]。從那時起,日本便有了前所未有的軍事人力需求,作為帝國臣民一份子的台灣人,於是開啟漫漫從軍路。不過,此時前赴中國戰場的台灣人,多從事搬運軍需品與種植軍糧、蔬菜等後勤工作,屬於無須至前線廝殺的「軍伕」。[2]

1941年,日本奇襲夏威夷珍珠港,開啟「大東亞戰爭」[3]。戰事擴張使軍事人力需求又一次增加,在日本政府首先在內地[4]不斷修改《兵役法》增加兵源,具體作為包括:調整役男年齡範圍(將原先的18歲至25歲,擴大為17歲至45歲;1945年更擴大為15到60歲的男子及17至40歲的女子皆有服兵役義務)、使除役者再次服役(如:1943年修正的《兵役法》即規定:40歲到45歲內地男子,需要再次服役)等[5]。然而即便如此,仍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軍事人力需求,殖民地台灣很快遭捲入這股浪潮。台籍從軍者所被分配到的工作,自此時起不再僅僅是後勤「軍伕」,口譯、偵查、維持佔領地治安等「軍屬」任務陸續增加。此外,派遣地區也不再以中國為主,而是逐漸向南洋轉移。到了1942年以降,殖民政府開始以募兵名義,使台人「自願」成為正式軍人,1945年後則進一步改採徵兵制[6]

自1942年到終戰,大量「台籍日本兵」奔赴東南亞與同盟國作戰,也因此成為該時期不少台籍青年的歷史記憶。據1973年日本厚生省統計,整場戰爭中共有207,183名台灣人分別以軍伕、軍屬或正式軍人身分奔赴戰場,而死亡人數則落在30,304人左右[7],若依當時總督府統計,戰時台灣壯年男性約僅有130餘萬[8]。而若僅計算青年,則有超過20%遭到戰事席捲!

志願兵「自願」出征

圖二 台籍日本兵於出征前在攝影社內合影,前排右者手持日本軍旗。(來源:維基百科)
圖二 台籍日本兵於出征前在攝影社內合影,前排右者手持日本軍旗。(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1942年日本陸軍第一次在台灣徵志願兵,報名人數高達426,000人,最終正式成為軍人者則僅有1,100餘名,此後幾屆亦均呈現「僧多粥少」情形[9]。若僅由官方數據觀之,似乎容易令人斷言:「皇民化」心戰極其成功,台灣青年熱血從軍報「國」!然而,真實的歷史往往多面而複雜,並不可一概而論。1937年由小林躋造總督開始在台施行的「皇民化」政策[10],利用警察、保甲監督與給予戰時管制品等「寬嚴並濟」策略,成功塑造「當兵是義務、是光榮」的社會風氣[11]

曾任「陸軍特別志願兵」的吳申安先生提及他因參與地方治安組織而收到「志願兵通知單」,由於受通知者必須於指定時間前往報到,令其感嘆生命不過值通知單郵資一分五釐![12]有著相似經歷的簡傳枝先生則回憶到,自己是因為父親在郡役所工作,而不得不「自願」。當時還因身高僅158公分,判斷自己不會被錄取而放心地參與考試,卻意外奔赴南洋[13]。較接近自願的鄭春河先生則因為是郡役所人員而收到通知,他個人認為作為公務員,遭遇國難應當挺身而出,但事後回想,也很難界定自己的心態究竟是否屬於自願[14]。這些故事立體化了台灣青年從軍過程與「自願」背後的複雜性,也還原了鄭輝先生奔赴戰場前與「宏德剃頭店」老闆夫婦臨別的心境。

戰後悲歌

1945年戰爭結束,「台籍日本兵」一下子從日本人變為中國人,不僅面對認同衝擊,更遭受「為虎作倀」、「漢奸」等質疑。鄭春河先生便曾在「二二八」後遭軍法處訊問:「為何去當日本兵?」而後更遭送至「台灣生產教育實驗所」接受四年感化教育[15]。在戰場上更有173位「台籍日本兵」遭到美、英、法、荷、澳、中等國以戰犯罪向國際起訴!罪名包括虐待戰俘、不法殺害當地人民、強制勞動、掠奪或破壞財物等。其中有至少26名,因在從事軍方口譯、看管盟軍俘虜時行為不當,戰後遭起訴為B、C級戰犯,判處死刑或在裁判期間因不堪凌辱而自盡[16]

鄭輝先生在戰後留給鄉人印象最深者,是他以自製鐵皮喇叭為《紅巾少年團》、《櫻花戀》等電影宣傳的聲音。這兩部電影都是以1950年代的韓戰為背景,也都可以說是親美陣營國家「文化冷戰」[17]的宣傳工具。然而,對於徬徨於自己究竟是哪一國人、應當效忠哪個國家的「台籍日本兵」而言,或許只有他們才能真正感受電影中那跨越國族、單純且炙熱的英勇與愛情。


注解

[1]李玉等編著,《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2015)〈第七章 重探七七盧溝橋事變〉。

[2]陳柏棕,〈日治時期台籍日本兵任務及其境遇之探討―以分派至中國、南洋戰區為例〉,《新北大史學》第4期 (新北,2006)頁33-53。

[3]「大東亞戰爭」是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標榜為解放受西方人殖民的東亞人、建設「大東亞共榮圈」而發起戰爭所產生之歷史名詞。由於該詞彙帶有一定色彩之軍國主義,今多用以美國為首之同盟國立場的「太平洋戰爭」一詞替代之。惟本文所討論之史實,實際上發生於東亞地區較太平洋地區為多,故仍採戰時日方用詞。

[4]係指二戰期間,「大日本帝國」境內,相對於朝鮮、台灣等殖民地,滿洲、華北、華中等魁儡政權或控制地之外的日本本土。

[5]吳會蓉,〈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的戰爭動員及其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04期(成都,2016),頁230-234。

[6]陳柏棕,〈日治時期台籍日本兵任務及其境遇之探討―以分派至中國、南洋戰區為例〉。

[7]林佳蓉,〈教科書中沒有的歷史──臺籍日本兵之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十期(台北,2011),頁73-84。

[8]台灣總督府,《[昭和十七年] 台灣總督府第四十六統計書》(台北:台灣總督府,1944)頁19-20。

[9]林佳蓉,〈教科書中沒有的歷史──臺籍日本兵之研究〉。

[10]吳密察,〈小林躋造〉,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2009年9月24日,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700,擷取時間:20220820。

[11]蔡慧玉訪問、吳玲青紀錄,〈吳申安先生訪問記錄〉,1995.6.25,收錄於:蔡慧玉編著,吳玲青整理,《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12]蔡慧玉訪問、吳玲青紀錄,〈吳申安先生訪問記錄〉,1995.6.25。

[13]蔡慧玉訪問、吳玲青紀錄,〈簡傳枝先生訪問記錄〉,1995.6.27,收錄於:蔡慧玉編著,吳玲青整理,《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

[14]蔡慧玉訪問、吳玲青紀錄,〈鄭春河先生訪問記錄〉,1996.2.8-1997.5.12,收錄於:蔡慧玉編著,吳玲青整理,《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

[15]蔡慧玉訪問、吳玲青紀錄,〈鄭春河先生訪問記錄〉。

[16]李展平,〈失去祖國:台籍日本兵的大東亞戰爭〉,《歷史月刊》246期(台北,2008)。

[17] Frances Stonor Saunders, The cultural cold war :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 (New York: New Press; 2000.)


延伸閱讀

一、史料

台灣總督府,《[昭和十七年] 台灣總督府第四十六統計書》,台北:台灣總督府,1944。

蔡慧玉編著,吳玲青整理,《口述歷史專刊1: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申相玉導演,電影《紅巾少年團》(빨간 마후라),漢城:申氏電影公司,1964。

Joshua Logan導演,電影《櫻花戀》(Sayonara),Burbank: Warner Bros.Pictures, 1957.

二、專書

Frances Stonor Saunders, The cultural cold war :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 (New York: New Press; 2000.)

李玉等編著,《重探抗戰史》,臺北:聯經,2015。

三、論文

吳會蓉,〈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的戰爭動員及其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04期(成都,2016)。

李展平,〈失去祖國:台籍日本兵的大東亞戰爭〉,《歷史月刊》246期(台北,2008)。

林佳蓉,〈教科書中沒有的歷史──臺籍日本兵之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十期(台北,2011)。

陳柏棕,〈日治時期台籍日本兵任務及其境遇之探討―以分派至中國、南洋戰區為例〉,《新北大史學》第4期 (新北,2006)。

四、網路資源

吳密察,〈小林躋造〉,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2009年9月24日,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700,擷取時間:20220820。

本系列上下篇
< 在溪州賣電影廣告的老兵「蝦猴春仔」

本文關鍵詞

error: 內容已被保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