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台灣與沖繩之間的跨境與流離:《八重山的台灣人》

《八重山的台灣人》封面
《八重山的台灣人》封面

書名:《八重山之台灣人》
作者:松田良孝
譯者:邱琡雯
出版社:行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16

圖一 《八重山的台灣人》封面
圖 《八重山的台灣人》封面

文 / 李權升

本書作者松田良孝長期關注八重山群島上台灣人的移動足跡與自我認同。本書集結了作者過去刊載在《八重山每日新聞》的專欄文章,以多位受訪者的生命故事為基礎,討論了台灣人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機緣下來到八重山生活,以及他們與當地人的互動關係等各種面向。

本書討論的時間幅度橫跨百年,從1872-1879年間日本併吞琉球國、改設沖繩縣,以及1895年起統治台灣為起點,一直到21世紀初移民第三代出生為分野。書中的主角們並非我們日常熟悉的大人物,他們都只是在各地努力生活的一般民眾,卻因為二戰以及冷戰國際局勢轉變,被迫捲入其中,從而對自身認同產生複雜的情緒。本書即從這些人的日常生活切入,試圖呈現這些如同霍布斯邦筆下的「非凡小人物」,他們如何思考自我、如何在時局變化中努力求生,提供讀者重新理解過去台灣史研究中經常被忽略的一環。

八重山群島位於沖繩縣南方,主要由西表島、石垣島等多座小島組成,其中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不過才108公里而已,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從島上遠眺台灣的中央山脈。隨著19世紀末以後日本帝國版圖擴張,不少台灣人選擇離開家鄉到海外謀生,而與台灣距離相近的八重山群島,此時也因少了國界的限制,自然成為台人移居的選項之一。

自1920年代開始,陸續有台灣人因為原鄉生活條件不佳,因此在親友口耳相傳下,選擇來到八重山群島打拼。這些移民除了從事礦業外,最重要的便是台籍移民林發在1935年於石垣島上成立「大同拓殖株式會社」,將鳳梨種植技術與大量技術性勞工引進當地,甚至到了1960-70年代仍有不少台灣人以「技術導入」的名義來八重山工作,可說是當地發展鳳梨產業的濫觴。到了1944年前後由於戰亂的緣故,例如本書故事主角之一的王能通與王木永兄弟,以及陳宏發一家都在此時選擇疏散回台。當時石垣島當地僅剩寥寥可數的台灣人,但在這之中卻有一個特例,來自雲林的張陳罕或許是考量到自己的獨子張反可能會被徵召入伍,因此選擇在1944年5月帶著一家人輾轉來到八重山生活,並讓兒子隨著堂哥張仁到西表島上的宇多良礦坑工作。

戰爭結束後,台灣人依據「回復原狀」準則,自動失去日本國籍,恢復中華民國籍;與此同時,沖繩則納入美軍管轄。戰後初期台灣政局混亂,特別是黑市與走私貿易盛行,此時陳宏發、王木永等人考慮到自身的基業都還留在八重山,因此不約而同地搭乘走私船回到當地。然而隨著台人失去日本國籍,各種不便也接踵而來,除了受到當地人排擠與霸凌外,地方政府也要求這些失去日本籍的台人歸還戰前借用的土地,並將他們重新分配到石垣島上的「川道」一帶開墾荒地。對此,作者以不小的篇幅紀錄這群台灣人在新環境中,積極爭取小學、中學在當地設立分校的種種經歷。大抵來看,這些移民無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夠透過受教育,在未來掙得更好的出路。

然而作者也注意到,伴隨著國籍的轉換,「認同」問題似乎也漸漸浮現在不同世代之間。幾位第一代移民的心中都有著共同的疑問:自己過去身為日本人,也同樣在這片土地上努力生活,如今為何成了一名「外國人」,甚至還遭到當地人歧視呢?為了爭取穩定的生活,廖秋雄、陳宏發、黃潤身、王木永四家人自1962年起開始奔波,於1964年取得日本國籍,成為八重山當地台人歸化日本的先例。
1970年代初,正值沖繩回歸日本前夕,鑒於先前被要求歸還土地的經驗,此時此刻台人再次對自身未來感到擔憂,因此有不少人積極投身爭取日本國籍或永久居留權的行列。其中,1971年可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當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案,決定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入會,排除中華民國。此時,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避免海外華僑勢力為中共所吸收,因此大改過去不願意核准海外台人脫離中華民國籍的態度,這時反而希望他們積極歸化入當地戶籍。這也使得1973-1975年間,八重山有將近180位的台灣人陸續取得日本國籍。

但事實上,對於移民與他們的後代而言,此刻雖然手持日本護照,但對於自己究竟是認同日本人還是台灣人,似乎仍是一個懸而未解的問題。尤其對於移民第二代,雖然他們比起上一輩有更多使用日語的機會,然而當他們在學校時卻仍被視為「他者」,排除在日本人群體以外,因此有不少人畢業後選擇前往日本本島任職或求學。另一方面,由於日語成為這些二代日常主要使用的語言,卻也使得他們和說台語為主的父母輩出現溝通障礙,造成世代之間的隔閡。對於這種情況,作者無意在書中提出一套完美的解決方案,而是透過不同移民闡述自我認同的故事予以呈現。在這之中,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矛盾與未解,但或許就如同作者在本書結尾所言,這些台灣人的認同將持續在「擴散」與「回歸」之間流轉,但同時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繼續邁進。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