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雲瀧
圖/羅雲瀧提供
板橋林家
在講述我外祖父的故事之前,必須先介紹新莊林本源鹽館田寮是什麼。新莊林本源鹽館田寮是板橋林家的起家地,鹽館田寮的範圍是大觀街、大觀街四十二巷、中正路所包圍的扇形區塊。板橋林家奠基人林平侯隨父親林應寅渡台,初期居住新莊街七崁仔,即新莊區中港路前段。[1]
林平侯初期是在鄰居米商鄭谷家當學徒,後來林平侯出來自己創業,因林爽文事件米價飛騰致富。嘉慶年間,林平侯與竹塹林紹賢合辦全臺鹽務,林平侯在鹽館田寮設立租館、米倉、鹽庫、隘門、石城,新莊市志說鹽館田寮在大觀旅社和華南銀行一帶。[2]中研院院士許雪姬說鹽館田寮在新莊舊公路總局附近,[3]即永鼎國璽的位置。道光年間,林平侯礙於新莊漳泉械鬥泉州人勢大,舉家遷往大科崁(大溪)。自此以後,鹽館田寮歷經多次械鬥已經殘破不堪,因此當地有「破城仔」的土名。
太平洋戰爭末期
昭和十八年(1943年),我外祖父徐啟灶一家人搬到鹽館田寮後,成為板橋林家的佃農,我外祖父的四叔徐金匏被板橋林家為收租的管事,我外祖父的四叔徐金匏生於大正六年(1917年),外號徐金獅、阿獅,只比我外祖父大七歲,徐金匏雖僅畢業於新莊公學校,但憑藉賦性聰敏,精明幹練,被板橋林家聘為收租的管事。
後來進入太平洋戰爭末期,因為日本友人把外祖父的名字從軍伕名單抽走,他才免於被徵調南洋。但是因為外祖父有一百八十公分的魁武身材,沒有被徵調軍伕實屬不合理,所以被迫躲到山裡。外曾祖父徐長法於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二日(1945年)過世時,也正好是終戰日前三天,外祖父無法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一直是外祖父心中的遺憾。
戰後轉機
日治時期鹽田寮的地主是林熊徵、林熊祥和林熊光三兄弟,他們是板橋林家大房林維讓的孫子。後來土地所有權歸大永興業物產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4]林熊徵,再之後轉給華南銀行。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二十日(1947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實施三七五減租政策。民國四十年六月七日(1951年),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我的外祖父徐啟灶以低廉的價格,從板橋林家手上取得新莊街中港厝七百零三番地其中一百五十一坪建地,以及中正路對面農地的土地所有權。我們都知道自己家的土地是從板橋林家放領的,但這部分資料是我去新莊地政事務所調人工登記簿得知的。
在這期間,外祖父徐啟灶和來自三峽鎮大埔的外祖母徐陳蕉結婚,兩人生有一子七女,我媽媽是小女兒,我與外祖父相差七十多歲。
外祖父有了土地之後就有了錢,買了照相機開始紀錄住家周圍的景色,意外成了素人攝影師,也是本篇文章的照片來源。
在這期間,外祖父徐啟灶和來自三峽鎮大埔的外祖母徐陳蕉結婚,兩人生有一子七女,我媽媽是小女兒,我與外祖父相差七十多歲。
外祖父有了土地之後就有了錢,買了照相機開始紀錄住家周圍的景色,意外成了素人攝影師,也是本篇文章的照片來源。
擴建土炭店和蓋二樓樓房
離開
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外祖父將鹽館田寮的建地賣給響仁和鼓藝工坊的阿塗師,搬到桃園市去了。我現在常回新莊找尋徐家的足跡和故事,採訪新莊耆老以及外祖父故人,並且贈與耆老們外祖父所拍攝的部分照片電子檔,他們得以緬懷過去的種種景象。我也在新莊社區大學演講家族照片的故事,以及新莊在地家族的故事,希望新莊能夠生生不息。
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二月十日(2024年)是外祖父一百歲國曆冥誕,我將這篇文章獻給我外祖父徐啟灶。
注解
[1]新莊耆老蔡尊乾校長語。另外,蔡尊乾校長也是我外公家對面馬路居住日式宿舍的老鄰居,蔡校長仍然記得我外祖父。
[2]尹章義,《新莊市志》,(臺北縣:臺北縣新莊市公所,民國八十七年[1998]),頁256。
[3]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八十九年)。
[4]代表取締役即現在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