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何奇財以生命闡釋「身不由己」

何奇財編按
何奇財編按
本文是系列的第1篇,本系列目前有7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何奇財的「紀念品」

圖一 何太太陳彩治(左)、何奇財(中)於2022年7月接受本平台編輯孫曼蘋(右)訪問。
圖一 何太太陳彩治(左)、何奇財(中)於2022年7月接受本平台編輯孫曼蘋(右)訪問。

圖/孫曼蘋提供


編按

黃春明〈戰士,乾杯!〉描述了一位原住民青年家族中的四代人,除了祖輩當過自己部族的勇士外,父兄輩更先後當了日本兵、國軍、共軍的故事,同一家族的成員,因著政權更迭竟彼此對立,這樣的情節似乎只在小說中發生。

然而,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本系列人物何奇財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噶瑪蘭族人。18歲加入國軍,上戰場沒多久,身上就永遠留下了兩顆子彈;這兩顆子彈一顆是共軍打的,另一顆竟是國軍打的,這是因為他被送上前線後,受傷被共軍俘虜。痊癒後又被送回戰場去替共軍打國軍;二次受傷再被國軍俘虜。傷好後故事重演,他第三度被送上戰場,替國軍去打共軍。最後終因第三次被共軍俘虜,滯留大陸數十年才回鄉。

在談到這數度在戰場上翻轉敵我角色的奇特經歷時,何奇財只說:「最要(緊)活下來」。

「何奇財的『紀念品』」系列整理自2022年7月本平台的訪談,共分為三個單元,內容包含何奇財先生在國共內戰期間的參戰經歷,滯留大陸文革前後的遭遇,以及返回台灣的生活情況。由於何太太陳彩治女士對丈夫乃至家庭記憶的建構至關重要,因此本系列三單元皆採取問答形式,如實呈現訪談內容。

在整理訪談稿時,我們也參考了另外兩篇訪談資料:〈年屆八十,子彈仍留體內,為國共內戰留下歷史見證的──何奇財〉[1]、〈不滅的彈頭──臺籍老兵何奇財〉[2],有興趣的讀者可同時參閱。(汪琪、羅國蓮)

圖二 何奇財夫婦與協助採訪的花蓮退休教師張榮錦(左一)。
圖二 何奇財夫婦與協助採訪的花蓮退休教師張榮錦(左一)。

注解

[1]何奇財口述,林金田採訪、記錄,〈年屆八十,子彈仍留體內,為國共內戰留下歷史見證的──何奇財〉,林金田主編,《傷痕血淚:戰後原臺籍國軍口述歷史》(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頁105-113。

[2]不滅的彈頭──臺籍老兵何奇財〉,《榮民文化網》,擷取日期:2023年3月4日。

本系列上下篇
國軍和共軍留給何奇財永遠的「紀念品」 >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