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 時代連結】我的父親是藍衣社員?:民國時期的鐵路、香港的難民居所和藍衣社

那些年,那些事,為何如此?原來如此!
本文是系列的第5篇,本系列目前有5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我的父親是藍衣社員?
圖一 1950年代的調景嶺(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圖一 1950年代的調景嶺。(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文/廖文瑋

民國時期的鐵路

張利民先生作為鐵路警察,直到退休前幾乎沒有離開過鐵路;由津浦、京滬、平漢、隴海線到粵漢、廣九鐵路,一路奮戰。這幾條鐵路實際上就幾乎是抗戰時期關內的全部幹線,幹線名稱就標示著起訖地,例如津浦即為天津至南京浦口、平漢即北平至漢口、粵漢即廣東至武漢等。當年築橋技術還無法克服長江天險,因此列車或乘客需要擺渡過江才能繼續旅程;但隨著跨江大橋的建成,這些線路也被合併成如今的京滬、京廣線等。

隴海鐵路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應是出現在民國元年北洋政府與比利時簽定的《隴秦豫海鐵路借款合同》,並一直沿用至今。其最初是由盛宣懷在1905年借比利時商款籌建的汴(開封)洛(洛陽)鐵路,隨後逐步向東西延伸。隴海鐵路之「隴」即為甘肅,「海」即為海州(今連雲港),儘管政府早有聯通「隴海」的計劃,但是因為地形複雜、籌款困難、戰亂不斷等原因,遲至1937年隴海鐵路才通至陝西寶雞,隨後的八年因為遭逢抗戰,進展緩慢,直至1946年元旦才通車至甘肅省境內的天水。隴海鐵路是張利民先生在大陸工作最久的鐵路,也是長久以來中國鐵路的東西動脈。

圖二 1934年鐵道部業務司編《中國鐵道便覽》中所繪「中華民國鐵路全圖」,顯示隴海鐵路已建至潼關,計劃經西安到達甘肅皋蘭等地。
圖二 1934年鐵道部業務司編《中國鐵道便覽》中所繪「中華民國鐵路全圖」,顯示隴海鐵路已建至潼關,計劃經西安到達甘肅皋蘭等地。
圖三 1946年张嘉璈著《中國鐵道建設》中所繪「戰後鐵道建設圖」,隴海鐵路已修到天水,計劃沿甘肅向新疆延伸。
圖三 1946年张嘉璈著《中國鐵道建設》中所繪「戰後鐵道建設圖」,隴海鐵路已修到天水,計劃沿甘肅向新疆延伸。

香港的難民居所

向英軍繳械投降後,避難到香港的張利民還是沒能擺脫顛沛流離的命運;最終為了兒女上學,在調景嶺[1]買了一間油紙房安家。1997年港府將其改造前,調景嶺常以香港的「反共堡壘」,以及它和「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救總)的聯繫而為人熟知。調景嶺的難民不同於同時期香港其他的難民群體,大多數和張利民先生一樣,是沒有在地親友的國民政府軍、公、教人員,許多甚至不是廣東人士。

調景嶺難民營是香港政府社會局在1950年6月底,將原先在香港島摩星嶺上的難民遷移過來後成立的。張利民先生所住的油紙房,是由港府社會局和港九救委會搭建的,名為「A字屋」的臨時房屋。社會局對於難民的援助很有限,僅有6800名有難民身份的人領有飯票。1953年初,政府救濟因財政不善而停止,由救總介入,但當地還住有近萬名沒有合法身份的難民,所幸這部分救濟的缺口由各個教會填補了,而教會為調景嶺難民子女提供的受教育機會,也成為張利民搬遷的一大理由。

然而,像張利民先生這樣最終來到台灣的人並不佔調景嶺人口的多數。儘管調景嶺居民大多盼望到台灣去,香港政府也因為財政、同大陸方面關係等考量希望將難民遣送走,但難民入台始終存在層層阻礙,大部分的調景嶺居民在數十年的無望等待後,逐步融入了香港社會。

神秘的藍衣社

藍衣社,實名為「三民主義力行社」,是以滕杰賀衷寒、戴笠等黃埔學生為骨幹,於1932年3月成立的一個國民黨內部秘密組織,蔣介石作為社長統帥,終極目標是「實現三民主義」,而階段目標則是貫徹蔣介石所主張的「攘外必先安內」。

力行社的成立,源於北伐結束後內憂外患。一方面日蘇兩國仍在中國境內爭奪勢力範圍,尤其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對華侵略步步緊逼;另方面第一次國共分裂後,共產黨在江西根據地活動,鼓動全國學生工人運動,又有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軍閥聯合發動中原大戰,更有汪精衛、胡漢民等黨內勢力與蔣介石形成對立。為此蔣介石在1931年12月第二次下野,此時力行社籌備成立,正好為蔣介石提供了擁護自己在黨內與國內領袖地位,打擊異己的工具。

力行社的神秘,從它的真名很少人知道,而多稱呼其為「藍衣社」就可以看出。這個別稱最早是由劉建群提出的,他要國民黨內部人員仿效意大利黑衫軍德國褐衫隊著藍衣,也為此人們常將「藍衣社」與法西斯組織聯想在一起。力行社成立後,人們覺察其秘密組織色彩,甚至引發日本方面對此特別關注,輿論大肆報導,可是最終誰也不得其名,遂以訛傳訛,附會為「藍衣社」,社員均著藍衣的流言因此在社會上風傳。

據蔣介石侍從秘書、力行社要員鄧文儀之子鄧元忠的研究,力行社的秘密,表現在各方面:人事上社員對家人好友保密身份,減少與組織中無關人員的接觸;組織上將力行社作為300人的核心組織負責決策,其下外圍組織有革命同志軍人會、革命同志學生會作為二級組織,再下有復興社作為三級組織,復興社再在國內外發展外圍組織,由上至下負責決策到執行,下級組織社員往往不知上級的存在,活動上對於招收成員也多用訓練政工幹部的名義,再對人員進行遴選。有一說法,是「藍衣社」各級組織總共有50萬人。

1934年後,伴隨蔣介石的疏離和組織成員的內鬥,力行社逐漸失去了干預國家大事的決策功能,逐漸轉變成為一個執行機構。1930年代蔣介石的領袖地位既已基本確立,西安事變後「安內攘外」的次序又發生了根本逆轉,對張學長、楊虎城二人和共產黨採取強硬態度的力行社逐漸失去了價值。最終,抗戰爆發後的1938年夏,力行社及其外圍組織復興社,連同陳立夫的青白社、陳誠的干城社,一併被改組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秘密組織逐一浮出水面。於此同時,有六年歷史的力行社在武昌開會,宣佈解散。

力行社解散後,相關檔案大多在戰亂中遺失,後人只能靠當時的公開文獻和力行社成員的口述還原其面貌,以至於到現在它還籠罩在一層神秘的面紗之下。又由於成員在力行社解散後仍活躍在國民黨內各處,所以後來的數十年間,其餘波仍在暗中湧流。張利民先生早年在陳濟棠部隊搞策反,後在戴笠軍統系統下的鐵路警察單位工作,家人也是根據種種線索,才得知他或許即為「藍衣社」──也即「三民主義力行社」成員的。


注解

[1]「調景嶺」是「吊頸嶺」的諧音,名稱來自一名叫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的加拿大籍退休公務員的悲慘故事;20世紀初,他因為經營麵粉廠不善而選擇在此自縊身亡。


參考資料

干國勳等著:《藍衣社 復興社 力行社》。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 。

張嘉璈著:《中國鐵道建設》。上海: 商務印書館,1946。

楊孟軒(Yang, Dominic Meng-hsuan):〈調景嶺:香港「小臺灣」的起源與變遷,1950-1970 年代〉,《臺灣史研究》, 18.1 (2011), 133–183。

鄧元忠著:《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台北:聯經,2000。

鐵道部業務司編:《中國鐵道便覽》三版,上海: 商務印書館,1934。

本系列上下篇
< 我的父親是藍衣社員?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