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二二八事件我看到了什麼

李禮素攝於池上時年十八歲
李禮素攝於池上時年十八歲
本文是系列的第1篇,本系列目前有2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二二八事件我看到了什麼
圖一 李禮素攝於池上,時年十八歲。
圖一 李禮素攝於池上,時年十八歲。

文/李禮素口述,張坤成整理
圖/李禮素提供

我小時候住在台東縣池上鄉,家族是客家人,我父親留日慶應大學森林系,早期在池上經營火車動力用的木材,當時火車有燒煤也有燒木材,但生意做得不太順利。

二戰時美軍飛機來轟炸,大家就躲到防空洞。防空洞有公家挖的,也有民間在後院自己挖的,自己挖的躲轟炸比較方便。美軍大都轟炸車站等地方,因為附近有倉庫存放軍用口糧,有些男生比較大膽會到倉庫偷口糧,分給大家後就趕快跑。

改日本名字:有好有壞

二戰時民間生活很苦,白米飯很少,大都吃番薯籤,更鄉下是有啥就吃啥,有些人家的衣服是拿蔴布袋水洗打軟後再做衣服穿。當時日本政府是採配給制,如果有改為日本名字的就能多配給一點。當時要改成日本名字是要有特殊身分的,我父親曾留學日本所以才能改日本名,而全家也都改成日本名,能改成日本名子是日本政府給的特殊待遇,但會被罵背祖,所以不敢太張揚,一直到光復後才再改回中文本名。這種改日本名字的措施在戰前幾年就實施了,不是因為戰爭才開始的。

美軍開始轟炸台灣之後,我們家就遷移到山上,當時我已經小學二年級了,但也只有停學。父親在山上蓋了茅草屋,全家就在那裡生活,還養雞養豬種菜等。當時殺豬要偷偷殺再分給親友,這事不能讓日本政府知道,否則會被罰被打。在山上生活期間,也看到日本人挖很深的山洞,放什麼物資就不知道了,光復後我們才搬回池上。

光復前我讀到小學二年級,當時日本和台灣小孩是分開學校讀的。我二姐當時還是小學老師,小學教育是教日語,讀的都是日本文化史,例如日本天皇或桃太郎殺鬼等的故事。當時幾乎沒有小偷,小偷被抓到會被打,有一次我家養的鵝被偷了,小偷也被抓到了,在派出所內小偷跪下,警察拿一支棍子壓在小偷後小腿上碾壓,小偷哀叫聲很淒慘,我母親看了心軟,就向警察求情不要再打了,一隻鵝沒關係的。

光復後我的叔叔是丘念台時任國民黨省黨部主任委員的秘書(丘念台是丘逢甲之子),我阿嬤和丘家有親戚關係,因著這層關係,光復後我父親調到台北任林產管理局的處長,我們家就從池上搭火車到花蓮,再轉搭輪船到基隆再到台北,住在郵政總局附近原本的日本宿舍,地點在三線路上,也就是現在的中華路。我接著就在福星國小上四年級,福星國小在日據時代是日本小孩上的學校,設備很好。

二二八事件:我看到了什麼

光復時大陸來台接收的軍隊,是在大陸經八年抗戰後的部隊,裝備衣著都比較簡陋,鍋碗杯盆武器全揹在身上。以前郵政總局前面有一條很深的水溝,旁邊有一個公車站牌。二二八事件時,一些年輕人聽到有口音不同的外省人(來台接收的公務員或兵),就將他踹到水溝裡。在館前路的物資局[1]裡面,有很好的布料食品等,有一天突然發生火災,這也都是本地人放的火,這些鬧事的年輕人大都是萬華地區的流氓 ,頭上綁著頭巾到處鬧事。後來陳儀帶部隊來台處理二二八事件,在北門附近常常聽到槍聲。

小學時我們管家會給我10萬元(舊台幣)零用錢,可以買到雞腿,吃日本料理的壽司等,花不完就會到零食店買李子糖請同學吃。學校離淡水河不遠,有天我們邊走邊吃,就走到了淡水河邊,看到外省兵叫一排本地人跪下,手腳反綁後中間再放一塊石頭,就這樣將人丟到淡水河,我們看到後嚇得趕快跑回家。我到現在一想到這畫面仍心有餘悸,同文同種的民族實在沒必要互相殘殺啊!

我家救了台灣青年

我家是日據時代的宿舍,很大的床鋪都是一塊塊塌塌米鋪成的,底下離地還有空間足以讓小孩在底下鑽來鑽去。二二八時,鄉下有幾個年輕人到台北讀書或工作,就躲在我家塌塌米下面,避免外省兵發現。我父親和叔叔供他們吃住,後來偷偷地將他們送回鄉下就沒事了。這些人每年過年過節都會送鄉下的雞和年糕到我們家,以感謝當年的救命之恩。

我讀小學四年級時有一些大陸來台的外省小太妹年紀已經14歲了還在讀四年級,她們常常會欺負本省同學,二二八之後就沒看到這些小太妹上學了。

我父親是台灣民社黨黨員,和來台的國民黨不合。當時台灣木材都銷日本,國民黨會趁機貪污,因為我父親不肯配合所以被排擠,在我讀北一女初中二年級時,我父親就離開台北搬回台東池上,向公家買了一塊地種香茅草作香茅油。當時香茅油都是手工製作的,當時工廠離家比較遠,我都要騎車送飯給父親吃。香茅油無毒性、味道清香有驅蟲防蚊叮咬等功效,但因時機不對,國際價格降了近半,所以沒賺到錢。為了家庭經濟,我也提早進入職場。

18歲當上課長

圖二 李禮素十八歲時獨照。
圖二 李禮素十八歲時獨照。

我大姊夫在池上算是有錢人,四姊夫是醫生,經濟也相當好,因著這兩位大戶作保的關係,我進入了台灣合會儲蓄公司(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前身),從實習生開始作起,時年16歲,兩年後升任出納課長。

圖三 李禮素(前排左二)與合會同事合影,左手邊是總經理。
圖三 李禮素(前排左二)與合會同事合影,左手邊是總經理。

合會公司主要業務之一是拉客戶,尤其是拉公司行號到合會公司存款。我先生是大陸撤退來台的陸軍上校,退役後在榮民台東農場當國民黨的政務官,對農場的財務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就去找我先生談,請他將農場的資金轉存到合會公司。經過長久的接觸往來,兩人漸有感情,在我20歲時就結婚了。我父親本來對國民黨就沒好感,持反對意見,但我母親及家人覺得還是要尊重我的決定,父親也就同意了,至此結束職場工作,重啟我另一階段的人生。

圖四 婚後抱著大女兒合照。
圖四 婚後抱著大女兒合照。

注解

[1](編注)根據文獻紀錄,物資局是民國40年成立的,因此在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時,管理台灣省物資的機構是物資局的前身:「台灣省物資調節委員會」。

本系列上下篇
【🔗 時代連結】二二八事件我看到了什麼: 改日本姓名、二二八與民社黨 >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