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昱佑
蕃薯籤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也連帶影響台灣人的飲食生活,1940年前後殖民者建構了針對台灣作為殖民地的糧食管理體制,1943年後更出現節約島內米穀以輸往日本的情形[1]。在米飯不足的情況下,總督府開始推行所謂「節米運動」,具體作法包括:對精搗米實施管制、鼓勵代替糧食、混用糧食、設置無米日等。如總督府廳舍食堂自1940年3月始,規範每週三為「薯飯日」、每週六為「無米日」。台灣各地也開始以粥代飯、在米食中混入薏仁、蘿蔔、蓮藕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混入食材是蕃薯[2]。為方便保存,民眾常將蕃薯削為籤狀後曬乾,製作成「蕃薯籤」。這也才有了蔡昭明散文〈地瓜的聯想〉中那句「白米稀稀疏疏,地瓜密密麻麻」[3]之感慨。
戰後,台灣因脫離原先日本帝國經濟體,又受到中國內戰影響等原因而經濟崩潰,直至1950年代美援來台,台灣才走過了糧食短缺的十餘年。這個台灣人食用蕃薯籤的年代,也正是許女士與其丈夫的童年。
「慰安婦」
1930至1940年代,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日軍轉戰東亞各地,龐大的性需求也導致性犯罪問題。於是凡日本軍隊所在之處,幾乎都會設置「慰安設施」。這些專門「服務」軍人的「慰安所」與一般賣春場所不同;實質上其中的女子更似日軍的性奴隸,遭受性暴力的機率較高,再者,「慰安所」中有許多婦女在受徵召時,以為自己赴前線是從事醫護工作的,到了前線才知道是性工作性質[4],這不僅讓沒有經驗與心理準備的她們受到莫大傷害,更對整個世代造成不可抹去的集體恐懼[5]。這便是為何許女士的婆婆當年被勸婚時,會聽到「如果不早一點結婚會被『抓走』」這樣的說詞。
美軍轟炸台灣
1943年始,美國與遠東地區規劃了跳島戰術,預計由南至北的近日本本土,與日本當局「大東亞戰爭」由北至南的戰略交鋒。1944年,美軍將台灣納入針對菲律賓的戰略中,故開始針對台灣的機場、港口等軍事目標展開大規模空襲[6],居住於虎尾機場附近的許女士夫家家族生活於是受到波及。1945年,美軍更對各項經濟、公共設施進行轟炸[7],於是躲空襲、疏散,成為台灣人於戰爭後期的重要記憶,「媽祖神蹟」也在台灣各地出現。
注解
[1]黃仁姿,〈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國史館館刊》,第52期(台北,2017)。
[2]王怡茹,〈傳統與現代飲食觀念的受容:以日治時期臺人米食生活為例〉,張玉欣主編,《山味海味臺灣味:臺灣飲食歷史文化》(台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13),頁232-238。
[3]蔡昭明,〈地瓜的聯想〉,收錄於:國立編譯館,《國文(選修)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轉引自:何文勝,《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 內容結構解析 第五輯》(香港: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2007),頁164。
[4]李國生,〈性與戰爭:殖民政府對台灣慰安婦的動員〉,收錄於:婦女救援基金會主編,《台灣慰安婦報告》(台北:臺灣商務,1999),頁26-29。
[5]江美芬,〈從人類學的觀點談慰安婦的心路歷程〉,收錄於:婦女救援基金會主編,《台灣慰安婦報告》(台北:臺灣商務,1999),頁171-182。
[6]張建俅,〈二次大戰臺灣遭受戰害之研究〉,《臺灣史研究》,第四卷第一期(台北,1999),頁149-196。
[7]張建俅,〈二次大戰臺灣遭受戰害之研究〉。
延伸閱讀
一、史料
蔡昭明,〈地瓜的聯想〉,收錄於:國立編譯館,《國文(選修)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轉引自:何文勝,《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 內容結構解析 第五輯》(香港: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2007),頁164。
二、專書
張玉欣主編,《山味海味臺灣味:臺灣飲食歷史文化》,台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13。
婦女救援基金會主編,《台灣慰安婦報告》,台北:臺灣商務,1999。
三、論文
黃仁姿,〈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國史館館刊》,第52期(台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