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紀念館中的歷史真相:走訪知覽平和會館與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圖一 平和會館館外朝鮮半島11位特攻隊員亡靈碑。
圖一 平和會館館外朝鮮半島11位特攻隊員亡靈碑。

編按

一場戰事,總有廝殺的兩方陣營。後人瞭解這些戰事,著眼容易偏向一方;很少有人嘗試在同一條軸線上,對照雙方的作為或結局。抽離了往往過於複雜繁瑣的因果關係,讀者看到的是更多赤裸與冷酷的戰爭面貌與歷史事實。

這篇文稿是作者霍鵬程先生在收集博士論文資料時,走訪中日兩國空戰陣亡飛官公墓及紀念館後所著。博士論文(後出版成書:《翱翔天際:虎尾的天空》;大輿出版社)的主題,是由建設學「歷史建築聚落」的角度,作成虎尾建國眷村的個案分析。

但是這本花了作者四年時間才在近70歲高齡完成的論文,其實早已超越建設學的範疇。本文所呈現的,不只是歷史,更是人們如何對待歷史以及自己的過往。(汪琪)


文/霍鵬程
圖/霍鵬程

我為撰述博士論文以及出版專書《虎尾的天空》,收集二戰末期日海軍虎尾飛行場「訓練來自九州日本青年及在臺灣招收臺籍特攻飛行員」相關文史資料。

2011年8月我在鹿兒島火車站的星巴克咖啡店吃完早餐,搭乘十時開往知覽的巴士,一個多小時後抵達位於九州南端的知覽平和會館。

知覽平和會館的館內館外

知覽平和會館基地原是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陸軍飛行場,二戰末期自九州的起飛機場,尚有萬世、健軍、蓆田、大刀洗、菊池、新田原、都城東、都城西、鹿屋機場。1945年名為菊水作戰飛行隊員們,駕駛滿載炸彈的戰鬥機,飛向沖繩海域,企圖以「一機一艦」自殺方式與盟軍軍艦共亡。

位於知覽飛行機場北端,平和會館前櫻花步道兩旁豎立石碑,首先入目的是紀念朝鮮半島11位特攻隊員亡靈 ,櫻花步道盡頭是飛機造型外觀的平和會館。平和會館館內展示一千多名神風特攻隊員的遺書、遺物及肖像等物件,以及當時參加空戰的疾風和飛燕戰鬥原型機,從海底打撈的飛機殘骸 。

圖二 平和會館館外陸軍一式戰鬥機「隼」。
圖二 平和會館館外陸軍一式戰鬥機「隼」。

平和會館館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為拍攝「我正為你赴死」電影的複製飛機,這架按照原設計圖製作,逼真的陸軍一式戰鬥機「隼」,知覽飛行場曾經擁有170架之多,另外有一架為停飛的初等教練機。櫻花步道平行的參道,兩旁立有石碑與石燈,石碑多為知覽教育隊關係者所設立,参道共有1036座石燈,紀念1036位特攻隊員亡靈,位於參道頭的特攻平和觀音堂,每年5月3日舉辦慰靈祭的場所。

圖三 知覽平和會館外的「三角兵營」是特攻隊員出發前住宿兵營。
圖三 知覽平和會館外的「三角兵營」是特攻隊員出發前住宿兵營。

富屋食堂訪問鳥濱明久

平和會館放映室放映影片,介紹當年在知覽廳開設食堂的鳥濱富女士,與四百餘名特攻隊員最後相處情形,以及有「特攻之母」稱呼的鳥濱富回憶談話。二戰時期,鳥濱富女士已近中年,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擔任「我正為你赴死」製片總監,該片以鳥濱富為女主角,全片採取回憶敘述方式演出,見證神風特攻隊員內心的爭扎。

由於平和會館內不准攝影,我冒著炎夏午間烈日,離開知覽平和會館,探訪距離約2公里外,知覽鎮上鳥濱富開設的「富屋食堂」,為二戰時期日本軍方指定食堂(拍攝電影時修復),2012年探訪時鳥濱富已經過世,由她的孫子鳥濱明久接受採訪,在表明純屬於研究性質之後,我使用我所攜帶的SONY攝影機拍攝,作為撰寫博士論文或出版專書的佐證。

鳥濱明久用英文向我介紹富屋食堂一樓展示物,展示板上黑白色的書信、照片與文字,這些真實的「民間資料」,說明神風特攻隊員在出發前的真實感受,鳥濱明久敘述17、18歲的飛行學員在出發自殺前夕,將寫好的書信藏匿在憲警人員檢查過的抽屜後面,或是透過鳥濱富轉交給親人或女友的信件。

當我搭乘巴士返回鹿兒島市時,17、18歲的特攻隊員從知覽飛行場起飛,向狀似富士山的開聞岳行舉手禮的畫面,再度出現我的腦際。這次的專訪讓我深刻瞭解神風特攻隊員未為人知的情形,以及「軍方資料」展出背後的真實故事。

圖四 在富屋食堂採訪鳥濱明久,搭乘巴士返回鹿兒島市。
圖四 在富屋食堂採訪鳥濱明久,搭乘巴士返回鹿兒島市。

走訪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

2018年8月我們一行四位空軍官校十期二代子弟來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園區位於紫金山北麓,包括航空烈士公墓、航空烈士紀念館,分別建立於1995年、2009年。航空烈士墓由30座黑色英烈碑,呈扇形組成,黑色大理石上刻著4296名作戰犧牲的中、美、蘇烈士的姓名、軍階、籍貫、以及犧牲時間。航空烈士紀念館則是由四座三角造形,類似兩架戰鬥機翼的展覽館所組成。

2009年興建完成「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區包括紀念館主館、航空烈士公墓 (含紀念碑、陵園)所組成。四座紀念館收集展示二次世界大戰前與期間,蘇、美兩國空軍先後支援中國空軍(中華民國空軍),對日本陸、海軍航空隊作戰的,透過文字記載、歷史照片、飛機模型,讓觀眾深度瞭解中國空軍和國際援華空軍,共同抗戰戰鬥犧牲的歷史經過。

航空烈士紀念館有陳列兩架中日空戰原型機,其中一架是抗戰初期1937年中國空軍使用的美製霍克三,另一架是抗戰前期1938年至1941年中國空軍使用的蘇製E-16戰鬥機;1942年到1945年抗戰後期改使用美製P-40、P-51戰鬥機。當我們目睹外號「小蒼蠅」的E-16戰鬥機,難以想像當年父執輩們如何與日本飛機空戰(空軍官校7~12期畢業飛行員,參加中日空戰使用霍克三、E-16、P-40、P-51等各式主力戰鬥機)。

圖五 抗戰前期中華民國空軍與蘇聯自願隊聯合作戰(攝於航空烈士紀念館)。
圖五 抗戰前期中華民國空軍與蘇聯自願隊聯合作戰(攝於航空烈士紀念館)。

1932年國民政府在紫金山北麓建設南京航空烈士公墓。1937年航空烈士公墓建築物、墓塚在抗戰期間被侵華日軍焚燬,藉以報復中國空軍對日軍抵抗。抗戰後重建為戰前狀況,1966年文化大革命再度遭到紅衛兵摧毀,所有骸骨盡失。1987年再度重建,原墓塚只能改為衣冠塚。1995年航空烈士公墓加建紀念碑,黒色的大理石碑共刻錄4296名烈士名字,包括空地勤犧牲人員。

當我們四位空軍官校十期二代子弟來到紀念碑前,南京紫金山的天空正飄著細雨,我們拿出官校十期名單與黒色大理石碑刻錄名字核對,抗戰期間陣亡烈士都在三十歲及上尉軍官以下,犧牲的烈士大多數沒有子嗣,如有子嗣也多為遺腹子。

圖六 抗戰前期中華民國空軍使用E-16戰鬥機(攝於航空烈士紀念館)。
圖六 抗戰前期中華民國空軍使用E-16戰鬥機(攝於航空烈士紀念館)。

1940年9月13日,1941年3月14日日本飛行隊二次派遣零式戰機與中國空軍E-15、E-16蘇製戰機,分別在璧山、雙流空域交戰,中國空軍飛機性能未如日機,飛機與人員遭到極大的損失,因喪失制空權而採取避戰策略,直至1942年底為止。

圖七 1987年再度重新修復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建築物。
圖七 1987年再度重新修復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建築物。

1945年4月至6月間日軍因資深飛行員喪失殆盡,飛機性能未如美製新式戰機,喪失空優。日本航空隊發動史上最大規模自殺攻擊「菊水作戰」,戰機自上述九州機場起飛,以及從台灣台中、新竹、桃園、八塊、松山、宜蘭、花蓮機場起飛,載著炸彈及有限的油料衝向沖繩,當時虎尾飛行場及四座兵營,僅是提供三個月短期訓練,準備參與特攻飛行的祕密基地。

圖八 紀念碑黒色大理石碑共刻錄4296名烈士名字。
圖八 紀念碑黒色大理石碑共刻錄4296名烈士名字。

1949中國空軍撤守台灣,1950年至1958年在虎尾機場擔任空軍官校初級飛行的資深教官,大多是在中日空戰存活的飛行員,再度負起保衛台海與空軍傳承的責任。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