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抗戰烽火中的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圖一 蔡元培手書「國立藝術院」
圖一 蔡元培手書「國立藝術院」
本文是系列的第6篇,本系列目前有7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無憾人生
圖一 蔡元培手書「國立藝術院」
圖一 蔡元培手書「國立藝術院」,[1]中國美術學院藏。(來源:維基共享資源,CatOnMars,CC BY-SA 4.0,經過裁切)

編按

蔡宏通先生的回憶錄裡,提到他的岳父陳之佛先生曾經擔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校長。事實上這段時期的國立藝專不但匯集了包括黃君璧、林風眠、傅抱石等當時美術界的風雲人物,連一些被不次第拔擢的青年教師如朱德群趙無極,日後也成為揚名國際的畫家。國立藝專在戰火中承受作品和人員的雙重損失,卻是如何走過這段艱苦歲月的?

1927年北伐尚未結束,但是奠定國家學術研究和藝術教育基礎的幾個重要機構,在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號召下先後成立了。這些機構包括仿效法國成立的中華民國大學院,還有中央研究院、國立音樂院(即現今的上海音樂學院),和1928年創立的國立藝術院(即現今中國美術學院)。

國立藝術院是中國第一所以藝術教育為職志的最高學府,兩年後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但誰也沒有料到,成立不到十年,比北伐更大規模、為時更長久的抗戰戰火,就席捲了大陸。面對日軍的步步進逼,國立杭州藝專的師生不得已放棄了西子湖畔的校區,與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合併為國立藝專。在歷經十次遷徙後,才終於在重慶沙坪壩安頓下來。

作者趙帥為專長中國美術史研究的青年學者,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國立藝專的師生們如何在狼煙四起的土地上,扎下藝術教育的根基。(汪琪)


文/趙帥[2]撰寫,羅國蓮編輯
圖/趙帥提供[3]

1927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在全國開展藝術運動,並在中華民國大學院中設立全國藝術教育委員會,由林風眠擔任主任委員。本會成立的初衷是團結全國的藝術家,一方面從事「美育」的理論宣傳和藝術創作工作,另一方面以培養青年藝術人才為目標。蔡元培指出:「美育為近代教育之骨幹,美育之實施,直以藝術為教育,培養美的創造及鑒賞知識,而普及於社會。」這項提案受到中華民國大學院的採納,籌畫創設國立藝術院,由林風眠負責建校,學校於1928年3月26日成立,這便是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前身。

國立藝專成長於抗戰烽火,九年間顛沛十省逾八千公里,播遷十次,學校師生本色不改,學校影響回蕩至今。

圖二 林風眠〈風景〉,1961年,66×67cm,紙本水墨設色,中國美術館藏。
圖二 林風眠〈風景〉,1961年,66×67cm,紙本水墨設色,中國美術館藏
圖三 杭州藝專教師郊遊合影,前排左一蹲坐戴帽者為林風眠,前排左四平頭戴眼鏡者為潘天壽。(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三 杭州藝專教師郊遊合影,前排左一蹲坐戴帽者為林風眠,前排左四平頭戴眼鏡者為潘天壽。(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抗戰時期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變遷

1930年,國立藝術院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平、上海淪陷,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以及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不得已開始了舉校西遷的路程。次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北平、杭州兩所藝專在湖南沅陵合併,定名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下文簡稱「國立藝專」)。國立藝專校址定於沅陵江畔的老鴉溪,師生共約兩百餘人,在戰爭烽火中,終於擁有了較為穩定的教學環境。然而同年(1938)秋天,戰事席捲武漢,長沙大火,戰局形勢愈益惡化,國立藝專決議舉校遷移至昆明。學校抵達昆明後,因空襲頻繁,校舍籌建困難等原因,因陋就簡暫時上課。至1939年夏,學校在滇池東岸借呈貢縣安江村五座祠堂及廟宇為校舍,終於復課。

圖四 1941年夏,重慶松林崗。
圖四 1941年夏,重慶松林崗。

1940年秋,戰局緊急,危及昆明,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國立藝專撤至四川璧山縣,師生跋山涉水來到璧山,於天上宮等處復課。學校科系進行重新劃分,建築組於入川前歸入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組於1941年歸入青木關國立音樂院。1942年夏,學校又遷往重慶沙坪壩磐溪龍脊山麓果家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教育部決議,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接收原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校舍,以杭州為永久校址,北平一校則稱為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戰時國立藝專先後由林風眠、滕固、呂鳳子、陳之佛和潘天壽主持學校工作,學校師生一路西遷,至1946年暑假陸續返回杭州。10月上旬正式上課,九年的流亡生活終於歸於平靜。國立藝專復課後,學校逐漸回歸日常,至1947年學校師生已經增至三百五十二人,學校校長調整為汪日章。

圖五 國立藝專派員赴杭接收事宜,中國美術學院檔案館藏。
圖五 國立藝專派員赴杭接收事宜,中國美術學院檔案館藏。

藝專教學理念與目標的轉變

在學校初創的十年中,教育思想和文藝思想忽視了社會的真實生活、輕視了民族的恢弘文化,並踐行於「為藝術而藝術」的教育理念,形成了20世紀早期多元並存的藝術教育格局。抗日戰爭爆發後,西子湖畔的藝專師生進入「流亡者」的隊伍,他們走出象牙塔,走上十字街頭,奔赴我國西南腹地。在這特殊的背景中,文藝思想和教育理念都有所改變,其一即倡議藝術應當為抗戰服務。在「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歌」中寫道:「我們以熱血潤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躪。我們以熱情謳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淩。建築堅強的城堡,保衛我疆土人民。雕塑專業的造像,烈士萬古垂令名。」學校在西遷的路程中,組織抗日宣傳隊、畫宣傳壁畫、寫標語、排演話劇、演說等活動。在此動員之下,不少師生投筆從戎,參加抗日宣傳隊。

圖六 1937年冬,國立藝專劇社在流亡途中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圖六 1937年冬,國立藝專劇社在流亡途中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其二即倡議藝術應當反應真實的社會生活,一路西行有別於北平和上海的風土人情、地質風貌,特別是不同民族的生活風俗、悠久的歷史傳統,對師生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在西行路上,師生們跋山涉水,深入農村、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對藝術的理解更加深入。陳之佛談到:「藝術在非常時期,一樣有它的重要性,藝術的效用,決不只有宣傳,也必然的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存在。一面抗戰,一面建國,抗戰需要藝術,建國也需要藝術。」[4]藝術在特殊的境遇中,恰恰更應加緊宣導,重在救濟人心併發展於實用藝術的理念得到發展。

國立藝專的美育理如何影響藝術教育

生於戰時的國立藝專,縱使在最為艱難的歲月,學校教師仍堅守於以藝術潤化心靈的理念,堅守育人的目標,啟發學生求知、樂善、好動和愛美的本能,提倡知育、德育、體育和美育,為藝術的教育至少帶來三方面的影響。首先在於以藝術為媒介表達真實的生活(圖七)。國立藝專的藝術教育理念折射於藝術創作實踐,不論何種藝術風格,都反映出藝專師生對現實的反思,對戰爭勝利的期盼。藝術作品通過展覽和傳播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對戰時民眾知識普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是以藝術的方式激發民眾對民族和疆域的認知(圖八)。

圖七 龐薰琹
圖七 龐薰琹[5]〈趕集〉,1943年,紙本設色中國畫,中國美術館藏
圖八
圖八 劉開渠,[6]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1944年,雕塑,成都人民公園。(孫曼蘋拍攝)

近代以來,東西方思想交匯、學科現代化演進迅速,師生的藝術創作視角更為活躍、廣博,特別是圍繞民族和邊疆區域的民俗、風貌描繪題材豐富,藝術成果繁多。這些作品向民眾展現了民族的風情和邊疆的風貌,使得民眾萌發了對中華民族和中國疆域的認知,激發了家國情懷。再次,實用藝術推進了工藝美術的現代性演進(圖九)。戰時對工業和技術的需求更加強烈,西南腹地保存著重要的戰爭資源和悠久的工藝文化傳統,國立藝專的教育體系,著重於實用藝術教學體系的探索,進一步激發了近代設計教學的發展。

圖九 雷圭元設計稿〈晨〉、〈陶瓷設計稿〉,兩件作品創作於1940年代,藏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品以西南婦女打水場景、婦女勞作為藍本,著裝與場景有著明顯的地域風格。雷圭元是著名工藝美術家及工藝美術教育家、書畫家。1931年由法國學習回國,任教於杭州國立藝專,1945年後任國立杭州藝專教授。
圖九 雷圭元設計稿〈晨〉、〈陶瓷設計稿〉,兩件作品創作於1940年代,藏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作品以西南婦女打水場景、婦女勞作為藍本,著裝與場景有著明顯的地域風格。雷圭元是著名工藝美術家及工藝美術教育家、書畫家。1931年由法國學習回國,任教於杭州國立藝專,1945年後任國立杭州藝專教授。

國立藝專注重於美術教育人才的培養和藝術教育體系的構建,在由北至南的遷徙過程中,美育的教學理念呈現出本土化的特色,與現實的需求和民眾智識提升的路徑更為契合。學校師生投筆從戎、以及鼓舞全民抗戰的藝術宣傳,成為戰時可歌可泣的重要史實。西南區域的少數民族藝術和深沉厚重的歷史文化,也成為國立藝專師生重拾中國傳統,將西方藝術技法「本土化」探索的重要元素(圖九)。不少藝術家的人生境遇在此轉變,藝術創作風格發生轉換,進而在藝術生涯中彰顯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注解

[1] (編注)中國美術學院在抗戰勝利前的校名曾經由「國立藝術院」改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再改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2] (編注)作者趙帥先生現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3] 圖四、五圖源為鄭朝〈硝煙中光輝熠熠:捷聞終有日,回眸抗戰歲月中的國立藝專〉。

[4] 見陳之佛,〈藝術在非常時期〉,《現代讀物》,1939年第4卷第1期,頁49。

[5] (編注)(1)1946年國立北平專科學校由徐悲鴻在北平復校,後組建為中央美術學院。1950年,杭州的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被下令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

(2)龐薰琹為中國近現代畫家、工藝美術家。對工藝美術的關注促使他對傳統裝飾藝術進行系統研究;在抗戰時期隨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內遷到昆明後,又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服飾和裝飾紋樣有了更細緻的調查和描繪。1949年龐薰琹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繪畫系主任、教務長等職務,解聘了林風眠、吳作人、潘天壽等著名畫家。

[6] (編注)劉開渠是中國近現代雕刻家,1933年任杭州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系主任、教授;1949年任校長。1951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院長。

本系列上下篇
< 大轟炸下國家藝術教育的關鍵人物:我的岳父陳之佛女兒眼中的陳嗣雪:是菟絲花也是蒼松 >

本文關鍵詞

error: 內容已被保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