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我們在舉人宅邸上課

圖二 此圖來自於士林國小民國41年的畢業紀念冊。圖中升旗典禮的操場周遭,停放的即是來自浙江舟山部隊的軍用大卡車。當時因為軍車入駐操場,所以一遇下雨,操場就變得泥濘不堪。而舟山部隊剛入駐後,六年級學生分別前往施厝和潘厝上課,都須自備椅子才能坐著聽課。
圖二 此圖來自於士林國小民國41年的畢業紀念冊。圖中升旗典禮的操場周遭,停放的即是來自浙江舟山部隊的軍用大卡車。當時因為軍車入駐操場,所以一遇下雨,操場就變得泥濘不堪。而舟山部隊剛入駐後,六年級學生分別前往施厝和潘厝上課,都須自備椅子才能坐著聽課。
本文是系列的第2篇,本系列目前有2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八芝蘭的故事

本文摘自施百鍊著、曹永洋校對,《八芝蘭的故事》一書中之第209─210頁,原標題〈借施厝當教室〉,台北市士林區里長聯誼會於民國93年10月15日再版。

圖一 民國61年的施家古厝圖,現已改建為公寓。(郭以涵擷取自士林庄文史工作室簡有慶先生〈湳雅竹巷仔的「施謙記」〉一文之瀏覽畫面)
圖一 民國61年的施家古厝圖,現已改建為公寓。(郭以涵擷取自士林庄文史工作室簡有慶先生〈湳雅竹巷仔的「施謙記」〉一文之瀏覽畫面)

文/施百鍊撰寫,郭以涵編輯
圖/士林國小提供

民國三十八年舟山部隊撤退到台灣,其中某部隊借用士林國小全部教室當營地。這不是三兩天的時間,不知要借幾個月,因此全校學生停課。低年級的學生還無所謂,但是六年級要參加初中升學考試,不能不讀書,否則考不上。這一年我恰好擔任六年級級任老師,當時六年級只有三個班級。潘銀貴校長就和我們三個級任老師商量,先是打算借用士林幾個大廟來當教室。討論的結果廟裏不但香客多,閒人來往更多,吵雜得根本不能上課。最後我提議借用「施厝」及「潘厝」士林兩大舉人宅邸當教室。「施厝」是我曾祖父中舉人時的大厝,前廳及後廳兩地可當成兩個教室,並且前庭有學校的小操場那麼大,可供兩個班級的學生當運動休息之用。「潘厝」是潘銀貴校長和潘靜涼老師的祖居,是潘舉人的宅邸。「施厝」在現在德行里,離士林國小要步行十分鐘光景,我和謝慶元老師去那裏。「潘厝」在大南路士林街上,潘靜涼老師去潘厝。不久我們把學生的課桌椅、黑板都搬去「施厝」。課桌椅是學生自己搬,一組兩個同學合作,一個搬桌子,另一個拿兩個椅子。兩個班級一百多個學生排成一列縱隊,綿延有一百多公尺,好在五十多年前的士林沒有什麼車子,從學校走到「施厝」只遇到五、六輛汽車,更沒有機車,只有少數腳踏車而已。所以學生搬桌椅都非常順利,學生覺得太重時,可自由在馬路邊休息一下再走。兩個大黑板就叫工友用手拉車搬去。

開始上課了,八點鐘整用手搖鐘做信號。因為沒有教職員朝會,也沒有兒童朝會,所以每節都是四十五分鐘(原來是一、二節四十五分鐘,第三節到第七節都是三十分鐘),十一點四十五分結束上午的課,就開始吃午飯,當時在學校也沒有蒸飯,所以在「施厝」師生都吃「冷飯」。下午一點開始上課,三點四十五分開始打掃,四點鐘放學。在這裏上課,每天比學校多上七十五分鐘,只是老師要兼工友了,要打鐘,也要燒開水。體育時間我和謝慶元老師的班級故意排在同一節,兩個班級可以同時在前庭上課,打球的時候也可以兩個班對抗比賽,學生高興得不得了。謝老師班上的學生喜歡聽我的歷史故事,所以我教他班的歷史,他教我班的自然,謝慶元老師是自然科專家,這樣交換教學對兩班學生都有好處。

這一段時間在學校裏是沒有學生的,只有潘銀貴校長和老師們仍然要上班。潘校長有時候要到「施厝」來巡視我們的特別教室,當時施厝屋大人少,四周都是靜悄悄的,實在是讀書的好地方。潘校長看到我們兩班學生都那麼認真用功,且規規矩矩,很高興的說:「這地方的讀書環境比潘厝好得多」。在「施厝」當臨時教室大概有四個多月,舟山部隊搬離了士林國小,我們就搬回學校,臨走時學生還捨不得離開呢!

圖二 此圖來自於士林國小民國41年的畢業紀念冊。圖中升旗典禮的操場周遭,停放的即是來自浙江舟山部隊的軍用大卡車。當時因為軍車入駐操場,所以一遇下雨,操場就變得泥濘不堪。而舟山部隊剛入駐後,六年級學生分別前往施厝和潘厝上課,都須自備椅子才能坐著聽課。
圖二 此圖來自於士林國小民國41年的畢業紀念冊。圖中升旗典禮的操場周遭,停放的即是來自浙江舟山部隊的軍用大卡車。當時因為軍車入駐操場,所以一遇下雨,操場就變得泥濘不堪。而舟山部隊剛入駐後,六年級學生分別前往施厝和潘厝上課,都須自備椅子才能坐著聽課。
本系列上下篇
< 📖日本警察燒開漳聖王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