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走進故事裡——尋找一個石碑

圖一 低調的紀念石碑,背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血淚故事。(攝影 孫曼蘋)
圖一 低調的紀念石碑,背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血淚故事。(攝影 孫曼蘋)
本文是系列的第3篇,本系列目前有10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二戰在台盟軍戰俘
圖一 低調的紀念石碑,背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血淚故事。(攝影 孫曼蘋)
圖一 低調的紀念石碑,背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血淚故事。(攝影 孫曼蘋)

編按

二戰時期日軍在台灣設置了16座國際戰俘營。這些戰俘營的舊址都有一塊由「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設置的紀念碑。數十年的時間物換星移,當年戰俘營所在的位置,已經不復當年面貌;設置之後,每一塊石碑的命運,也大不相同。

不久前參與系列編採工作的本平台團隊成員孫曼蘋教授,決定去尋訪在新北市新店的磺窟戰俘營紀念碑;「走進故事裡」描述她曲折的尋訪歷程。(孫曼蘋


文/孫曼蘋
圖/孫曼蘋、鄭元慶

因為採訪台灣戰俘營研究25年的何麥克(Michael Hurst MBE)意外獲知,二戰時期日軍在台共設置了16座戰俘營,而其中的一座就在新店獅仔頭山,我細問他地址何在?他說「就在往獅仔頭山路上的路邊」;同往採訪的工作夥伴接口說「就在新潭路上」,第二天早上,他捎來一張電子地圖,圖上所示:「磺窟戰俘營紀念碑」座落在新潭路三段—還是沒有門牌號。

這天秋高氣爽,陽光燦爛明亮,我決定騎車去新潭路尋找這塊豎立在當年Kukutsu戰俘營附近的紀念碑。

圖二 右側兩間民宅即為昔日磺窟戰俘營位置,海拔約350公尺。(攝影 鄭元慶)
圖二 右側兩間民宅即為昔日磺窟戰俘營位置,海拔約350公尺。(攝影 鄭元慶)

新潭路一段是我經常騎行的廣興線必經路段,自恃對它相當熟悉;想像貫穿獅仔頭山的二、三段應該就是一段的延伸線嘛,在車友口中,從廣興翻山、從新潭路三段到一段的這段山路「很硬」(就是獅仔頭山的O型繞圈路線),那我今天反向逆騎是否更硬呢?

我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我是去找石碑,不是去征服、解鎖,只須要騎走新潭路這一大段,找到了碑就回頭,應該不會太難。

結果這一路走來,坡路夠陡、騎程夠硬,來回騎了近30K山坡路,就是沒看到地圖上顯示的那塊石碑,關鍵原因是深山裡網路失靈,手機地圖完全沒作用。

圖三 位於磺窟戰俘營後上方的秀岡地區,左前方平台可能是昔日戰俘農耕之地。(攝影 鄭元慶)
圖三 位於磺窟戰俘營後上方的秀岡地區,左前方平台可能是昔日戰俘農耕之地。(攝影 鄭元慶)

我從新潭路一段騎到三段底,還盲騎(沿路無路標、無網路,只有我一人)2公里下坡路,直看到「平廣路二段201巷」路標才認輸回頭。一路人煙稀少,我還是儘量一看到人就問路,連那座氣派的北山龍山寺裡的師父、香客都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座石碑的事,遑論那段辛酸淒慘的戰俘營故事。

幸好我是在大白天找路,視線良好,天氣夠好、夠暖,我沒慌亂。找路費神,山路崎嶇,髮夾彎多多,騎車很是費力。

6小時山路上上下下、尋尋覓覓,可真是累壞了!我承認今日探險失敗,不逞強,改天再來找。

圖四 左側小徑為昔日磺窟戰俘營入口。(攝影 孫曼蘋)
圖四 左側小徑為昔日磺窟戰俘營入口。(攝影 孫曼蘋)

第二天看了氣象預報:明天起未來一週新店都會下雨,雖然全身痠累,我還是決定趁今天這最後一個好天氣去找石碑,那就開車上獅仔頭山去吧!

昨日探險槓龜除了深山沒有網路、無手機地圖可賴以外,另一原因其實是自己事前準備不足就貿然上路。所以昨晚趕快惡補、做足功課,仔細記下Michael Hurst著作《Never Forgotten》書中Kukutsu Camp章節內的重要資訊,研究google 的3D導航地圖,摸索出紀念碑就在「新潭路三段62號民宅、再向前行90公尺處」的具體方位,下載了10幾張可能用得上的地圖截圖,在大清早的明媚陽光陪伴下,上路!

同一條路,騎車、開車感受大不相同。今天覺得這新潭路二段、三段路面怎麼只比我駕的Toyota車身略寬?萬一對面有來車,還真不知如何錯車,三段路面窄到好多路段面相我完全陌生,中途還走錯了幾個叉路,倒車時真怕車子會掉到邊坡下。我謹記:鄉道105、7.5公里後就要慢行、開始找石碑了。車過三段62號民宅後,有興奮、期待、不安、忐忑⋯⋯,眼前景象跟我昨晚在桌機上看的3D地圖完全一樣,經過一片農地、看到一座小小便橋、聽到水聲⋯⋯,用力睜大眼睛往外瞧。

啊,終於……皇天沒負有心人,我總算看到磺窟戰俘營紀念碑(Kukutsu Camp POW Memorial)了。

圖五 皇天沒負有心人,終於看到磺窟戰俘營紀念碑(Kukutsu Camp POW Memorial)了。(攝影 孫曼蘋)
圖五 皇天沒負有心人,終於看到磺窟戰俘營紀念碑(Kukutsu Camp POW Memorial)了。(攝影 孫曼蘋)

第一眼看到這座隱身在茂密綠叢植物間的大理石石碑,很想狂叫:「啊,找到了!」。我明明記得昨天有騎過這塊紀念碑所在的地點,對其周圍特徵我都有印象,卻怎麼就是沒看到它?這塊綠色石碑低低矮矮的杵在路邊,實—在—太—不—起—眼—了!

這段路寬敞卻相當陡峭,坡度約在13-15%,是那種多看兩眼、你就得承認自己大概是騎不上去的陡坡。昨天騎經這裡時,一心以為目標還遠得很,看到這個仰之彌高的陡坡,只顧得專心埋首正視前方3公尺遠的路面、很用力的踩板爬坡,於是,我就這樣錯過了右手路邊的紀念碑,以致於多騎了後面12公里的陡坡路。

靜靜坐在對面的便橋護欄上,望著這塊安置低調的紀念石碑,遙想70多年前,一群全然不知台灣為何物的洋人戰俘,在如亞馬遜森林般的蠻荒叢林裡挖礦、墾荒、日以繼夜做備戰工事、人命如螻蟻般苟活的景象,真是不勝唏噓。

戰爭下,常民命運任由擺佈戲弄,冤屈無從訴,公道也不可得。這就是命?這就是戰爭

謝謝單車達人老貓提供更精確的戰俘營紀念石碑位置:新潭路編號「152396」電線桿旁邊;座標:24.91222407716693, 121.50662614319529。

本系列上下篇
< 「自由必須付出代價 戰爭沒有贏家」——記第25屆國際戰俘紀念日走一趟盟軍戰俘艱辛的金瓜石之路 >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