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重返新聞戰線

張郁廉
張郁廉
本文是系列的第10篇,本系列目前有14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

本文摘錄自張郁廉,《白雲飛渡: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傳奇》,第120-173、248-256頁,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出版。

張郁廉攝於民國27年重慶塔斯新聞社
圖一 張郁廉完成大學學業後,民國32年進入中央社工作。此張照片攝於民國27年重慶塔斯新聞社。

文/張郁廉撰寫,滕淑芬編輯
圖/取自《白雲飛渡: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傳奇》

從成都返回離開一年的陪都重慶,已是1943年(民國32年)初秋8月,雖經敵機無數次轟炸,人民生活多苦多難,但山城不屈不撓、巍然屹立。我也為自己學成後能順利重返抗戰崗位,為國家服務,感到自豪。

9月起,我正式加入中央通訊社,被派到總編輯室工作,職位是編譯,總編輯是新聞界聞名的前輩陳博生先生。他畢生獻身於新聞事業,曾任北平《晨報》及《中央日報》社長等職。民國25年,中央通訊社社長蕭同茲先生親往北平,聘請陳博生先生為中央社駐東京特派員。陳先生精通日語,對日本政情瞭若指掌。民國26年對日抗戰爆發,他回國擔任中央通訊社總編輯,中央社新聞報導業務全盤由他督導,這也是蕭、陳兩氏為中央社業務發展合作的開始。後來中央通訊社成為世界重視的國際級通訊社,也是蕭、陳兩氏的貢獻所促成。

抗戰勝利,陳博生先生代表中央社,赴日本參加盟軍統帥麥克亞瑟將軍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軍艦上的受降儀式。民國37年他被新聞界選為立法委員。

陳博生參加制憲國民大會檔案照
圖二 陳博生先生任職中央通訊社期間,參加制憲國民大會檔案照(制憲國民大會實錄,國民大會秘書處編,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在中央社服務的,不少是從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的學長,尤其在總社英文部、編輯部、編譯部及國外各分社。其他各校新聞系畢業生,也以進入中央社工作為最高理想,引為莫大榮耀。在中央社編譯部任主任的李宜培學長(他的太太陳蘭滋也是燕大校友,我的好朋友)告訴我,我進中央社工作的事曾轟動全社,同仁多以先睹「芳容」為快。

抗日戰爭爆發後,設於南京的中央通訊社總社被日機炸毀,中央通訊社按原訂計畫隨著國軍的轉進,逐步向內陸遷移,由南京、武漢、長沙遷到陪都重慶,業務照常進行。不幸的是,1939年(民國28年)5月,位於重慶鐵板街的中央社總社再次遭日機轟炸,兩位同仁被炸死,損失不輕,好在事先有妥善的安排,工作沒有中斷。我於1943年(民國32年)進入中央通訊社時,中央社已在上清寺兩路口購置了一幢傍山建築的四層樓房,非常寬敞,盡夠全社所有部門使用。

這棟大樓位於南區公園頂端,道路循山坡蜿蜒而下,直到嘉陵江畔的南區馬路。由兩路口的馬路可直接進入建築物的二樓,主要的辦公室如英文部、採訪部、編輯部、編譯部等,都分佈在這層樓裡,人眾聲雜,十分熱絡。而攝影、電務、徵集等部門都在下層一樓。社長蕭同茲、總編輯陳博生的辦公室及會客室、會議室等,都在三、四樓,兩路口總社大門對面是一座山坡,社方向有關方面請准,佔用一個可容四五十人辦公的大防空洞,一旦遭遇空襲就把編輯部和電臺搬進洞內,繼續運作,不致影響通訊和接發稿件。其他員工及眷屬跑警報,沿公園路下坡,到重慶著名的燕喜洞去,那是一排龐大的防空洞,可容三四千人。山頂距離洞口六七百公尺,五百磅的炸彈落在山上,洞中人只會感受些微的窒息,但不會受傷害。

我初進中央通訊社時是派在總編輯陳博生辦公室裡工作。總編輯為人嚴肅,不苟言笑,寬闊的房間內只有他和我,兩人往往終日不發一語。我與他的長女陳琬若(她是桂雲在北平女師的同學)早就熟識,所以稱他為陳伯伯,倒覺得他平易近人。在社裡,陳博老上班無定時,自由來去,我的工作也不固定,和在國際宣傳處時的忙碌無法比。這種情形經過一段時間,我仍難以適應,因此,請求借調到其他部門去工作,也借此免除在總編輯室的拘束和不自在。

我曾在總社英文部和編譯部工作過一段時間,兩部的主任王家松和李宜培都是我北平燕京大學的學長,相處十分融洽(雖然他們已移居英、美多年,但直到現在還有聯繫)。我的工作問題順利解決了,但住宿卻成了麻煩,中央社沒有宿舍,我只好暫時借住離中央社不遠的上清寺謝之熙黃靜夫婦家。謝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畢業生,會俄語,由資委會借調到軍委會顧問處,成了桂籍的同事。謝被派到前線工作,我就和他太太黃靜一同住在他家。以後我又遷到秦滌清夫婦家,他們有一小房間給我住。秦太太曾是我在國際宣傳處的同事。她當時已辭職,夫婿到蘇聯莫斯科任外交官,她準備隨他前往。我在他們家住到1944年3月,我和桂籍結婚為止。

中央通訊社不是政府機構,但是在國際通訊事業中,聲名顯赫,是我國獨一無二的國際性通訊社,被認為足能代表政府。自1924年(民國13年)4月1日創立,至今天(1993年)已有將近七十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時,中央通訊社曾被列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其他為:美國美聯社及合眾社、英國路透社和蘇聯塔斯社),中央社當時在國內的分支機構擴展到五十二處,國外二十五處,全社員工近三千人。

中央通訊社初成立時是中央宣傳部所屬的一個小單位,1932年(民國21年)改組,稱為「中央通訊社」,由蕭同茲先生出任第一任社長,自中央黨部遷出,社址設在南京洪武路壽康里,成為獨立經營的事業性新聞機構,自設無線電臺,建立遍及全國的大通訊網。

中央社在抗戰期間及以後雖經數度搬遷,但對全國的新聞廣播未嘗中斷一日。在前線,在國外,在各個戰場,中央社記者非常活躍,非常辛苦,甚至冒生命危險。在後方,在重慶,在各地的分社,情形也一樣。中央通訊社能成為全國新聞事業的主要推動力量,社長蕭同茲先生居功至大。蕭同茲先生是湖南省人,不是學新聞出身,但半生精力貢獻給中央社,一共服務了三十二年。

新聞界認為,假若沒有蕭先生,就不會有成績輝煌的中央社。蕭同茲1932年奉命主持中央社時,貫徹三大方針:工作專業化、業務社會化和經營企業化。將中央社改成獨立機構,延攬人才,增添設備,自設電臺。領導作風是鼓勵、容忍和信任。他善於團結全社同仁,使進入中央社的人都能敬業、樂群、謹守崗位、淡泊自甘,更能相處無間,親如家人,這就是「中央社精神」。他是卓越的創業家,令人心悅誠服的領導者,是中央社全體同仁的畏友和益友。我在中央社工作了六年多(1943年至1949年),假若不是迫於時勢,我和多數同事不會自請遣退,離開中央通訊社。

中央社遷台四十多年來,每逢4月1日的成立紀念日,離職多年的社友們自發參加慶典和聚餐。今年(1993年)適逢母社成立六十九周年,老少社友歡聚一堂,充分表現了「中央社精神」。每個人都感覺到真實的親和力和歸屬感。蕭同茲社長於1973年11月11日謝世,至今已二十年,但感覺上他仍和我們左右相伴,留下了不盡的追思和永恆的懷念。

本系列上下篇
< 📖父親的遺願📖新婚夜相擁哭泣 >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