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士清
羅家福爺爺的一生,由漢口、湖南、貴陽、昆明、滇緬、徐州後輾轉至台灣,回顧軍旅生涯,堪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除寫出基層軍官的生命軌跡,更佐證中國近代軍事史各個轉折,其中參與兩次入緬作戰與徐蚌會戰,更是他一生戎馬中的重點。
2022年適逢中國遠征軍80週年,學界對中國遠征軍兩次入緬作戰,於將領、戰術、後勤乃至國際關係,均投入熱情研究[1]。羅家福所參與的國軍第一次入緬作戰,英軍尚未全部裝備訓練完成,難正面與日軍力搏;與國軍協同作戰,亦常悄然離去,徒留國軍獨撐局面。仁安羌大捷雖然一度振奮士氣,國軍的第一次遠征仍以失敗告終。單從聯盟組建過程,中、英、美各方對緬甸態度的不同,就可理解戰事為何失敗。
自抗戰軍興,中國就積極提議與英、美組建鞏固東南亞的軍事聯盟。然而從1937年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止,英、美對中國提出的構想,均基於各自顧慮而採保守態度。英國1940年剛經歷敦克爾克戰役,國門前尚須面對納粹德國進犯,並不願意在遠東與日本衝突,故一度以防止日軍從空中突襲為由,停止緬甸對昆明航線,更關閉中緬公路,試圖緩和日軍登陸法屬越南後的壓力。而美國於1939年收到中國的合作備忘錄時,認為中國提議是建立在日本已與英法開戰的前提,因此也不積極[2]。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組建聯盟一事出現轉機。1941年中國力邀英、美派代表展開聯席軍事會議,成功將中國抗戰納入盟國文件內,更爭取到分區軍事委員會設於重慶。表面上此次會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但中國所得到的,卻僅限於含糊的承諾;根據美國「租借法案」,連援華的空中武力都必須與緬甸分享[3]。
1942年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因此充滿艱辛。美援進入中國的成效,受限交通阻隔。英國則顧慮中國力量臨近英屬印度,有鼓動印度獨立之虞;且緬甸不過是印度前哨,戰略急迫性不如印度。以上顧慮再加以英、美對中國戰力欠缺信心,導致兩國對投入戰事態度消極[4];即便國軍多次在戰場上獲得勝利,最後仍只能黯然返國。
羅家福回憶其所屬的第五軍200師,正是國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後撤時,於強翻野人山時殉國的戴安瀾將軍部隊;期間於戰場乃至撤退時的慘烈經歷,正是上述聯盟初期不成熟、導致失敗下的生命縮影。
注解
[1]中國遠征軍的議題,於兩岸均有成果。台灣學界歷來多有楊維真、應俊豪、王懷慶等多位學者投入。2022年4月19日更由馬英九基金會與政治大學,主辦紀念座談會,以緬懷中國遠征軍的事蹟。大陸學界則有王振華整理的〈中國遠征軍研究概述〉,盤點自1980年至2000年間,大陸於重要將領、國際關係、戰術上的研究。參見:王振華,〈中國遠征軍研究概述〉,《黑龍江史志》222(黑龍江,2010年5月):46-48。
[2]王文隆編,《中國遠征軍與國際關係》(台北:政大出版社,2021),頁77-86。
[3]王文隆編,《中國遠征軍與國際關係》,頁101-104。
[4]屠文淑,〈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評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4:3(浙江,2001年9月):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