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老東西
徵求
老故事
如何提
供資料
聯絡
我們

試飛計畫:以台灣為南進基地的第一步

圖一 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內台」試驗飛行,都以屏東第8飛行聯隊的駐地為終點,圖為陸8聯在1928年2月19日舉行開隊式。(圖片來源:上山臺灣總督高雄州奧蕃社視察狀況寫真。)
圖一 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內台」試驗飛行,都以屏東第8飛行聯隊的駐地為終點,圖為陸8聯在1928年2月19日舉行開隊式。(圖片來源:上山臺灣總督高雄州奧蕃社視察狀況寫真。)
本文是系列的第8篇,本系列目前有8篇文章,完整系列目錄請按:「逆風飛航」台灣飛行場
圖一 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內台」試驗飛行,都以屏東第8飛行聯隊的駐地為終點,圖為陸8聯在1928年2月19日舉行開隊式。(圖片來源:上山臺灣總督高雄州奧蕃社視察狀況寫真。)
圖一 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內台」試驗飛行,都以屏東第8飛行聯隊的駐地為終點,圖為陸8聯在1928年2月19日舉行開隊式。(圖片來源:上山臺灣總督高雄州奧蕃社視察狀況寫真。)

 

文/鄭元慶撰寫、編版

一戰後遠距飛行及國際航班

 野島銀藏訪台表演後不久,就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弔詭的是,殘酷的一戰,卻促進了航空工業的發展。

從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的一戰期間,同盟與協約各國皆體認到空優的重要,將飛機運用於偵察、空戰、轟炸、運輸等作戰任務。可是飛機製造工業才剛啟蒙,故障、失事率高,加上作戰損失,以德、英、法而言,就超過10萬架。為了補充飛機,各國無不傾全力製造性能更好的飛行器,也使飛機製造有長足進展,為後續的民用航空,奠定良好的基礎。據統計,一戰期間共製造出22萬架飛機。[1]

圖二 一戰期間,主要交戰國的飛機被擊落、墜毀、受損數量
圖二 一戰期間,主要交戰國的飛機被擊落、墜毀、受損數量(The Aerodrome網站https://www.theaerodrome.com/aircraft/statistics.php,資料來源:軍用飛機圖解百科全書,Edison Chartwell Books, 2001。)

 

一戰後,為了規範空中秩序,38個國家於1919年簽訂「巴黎航空公約」,確立了各國國土及領海空域的主權,外國定期航機未經允許,不得飛越別國領空。但對私用飛機經過他國領空時,只要不在公約的限制範圍內,則有相當大的空間。

在上述公約之下,歐美日等各殖民母國,為了與殖民地的聯絡需要,無不絞盡腦汁,設法製造出飛得更快、續航更遠的民航機。各國也都以遠航為主,進行跨洋、跨洲、環球等實驗飛行,以期開闢與殖民地間的國際航線,達到擴張勢力範圍之目的。

很快的,世界上得第一個定期國際航班出現了──雖然航程不長。1919年8月25日,英航前身的「航空交通暨旅遊」(Air Transport and Travel)公司,使用一架單引擎雙翼機(De Havilland DH4A G-EAJC),由英國皇家飛行隊前飛行士官Bill Lawford駕駛,從倫敦飛往巴黎,[2]飛機搭載了一位乘客和皮革、松雞與奶油等託運貨物。[3]

圖三 英國的Air Transport and Travel公司開闢世界第一條國際航班,所使用的De Havilland DH4型飛機,圖為後續機種。(來自維基共享資源,Air Service,United States Army,公有領域。)
圖三 英國的Air Transport and Travel公司開闢世界第一條國際航班,所使用的De Havilland DH4型飛機,圖為後續機種。(來自維基共享資源,Air Service,United States Army,公有領域。)

 

荷蘭接著在1919年10月7日成立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現存歷史最久且仍以原名運作的航空公司)。1920年5月17日首航倫敦至阿姆斯特丹航班,載送2位英國新聞記者及報紙。這些短程的航班,縮短兩地間的距離,成為日後長程線的基礎。

日本民航發展

 在東方的日本,為了規範逐漸發展的民航事業及配合辦理巴黎航空公約規定事項,先於1919年9月成立以軍方為主的臨時航空委員會,[4]處理軍事以外的航空事業。1920年8月廢除臨時航空委員會後,在陸軍省下另立航空局,[5]業務受陸軍大臣監督,重要人士皆由軍方人員擔任;並在1921年公布「航空取締規則」(航空法)。[6]由於航空與軍事密不可分,各國的航空主管機關,都有軍方的影子。

1920年11月,「日本航空運輸研究所」所長井上長一,在大阪灣旁的堺市海灘蓋了一座飛行場,購買海軍二手水上飛機,開設堺市-德島間往返的定期貨運業務;1921年增加郵件運輸,1922年11月15日又開辦每週堺市——高松的定期航班,成為日本第一條定期航線。

圖四 1925年日本遞信省規劃的國際航線計畫圖,已經向南延伸到曼谷。(原圖刊於1925年10月25日《時事新聞》。)
圖四 1925年日本遞信省規劃的國際航線計畫圖,已經向南延伸到曼谷。(原圖刊於1925年10月25日《時事新聞》。)

 

1923年1月,朝日新聞附屬的「東西定期航空協會」開始在東京和大阪間,每週運送一次郵件。同年,川西誠兵衛創立的「日本航空株式會社」(川西機械製作所),開始在大阪和別府之間進行定期郵件運輸。當時的航空郵件運輸,可獲得航空局的補助。

1923年3月,日本政府將原本隸屬於陸軍省的航空局,轉移由遞信省管轄。[7]改制之後,陸軍省與遞信省決議,未來日本航空的發展先建立國內航線,再連結本土和殖民地間的國際航路,[8]這種規劃,與歐美殖民母國的進程類似。

「內台航線」:民航進展慢 

當時日本民航規模小,若要跨足國際,勢必要有官方背景的大型公司才能勝任;但因1920年戰後的經濟危機、西伯利亞干涉戰爭(Siberian Intervention)軍事經費支出與1923年關東大地震等,皆延遲了國際航路的籌設。主管機關遞信省最後終於克服了預算問題,在1928年10月成立半官營的「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本空輸」),[9]經營日本本土與中國主要城市之航線。這間公司在日本的民航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

圖五「日本空輸」開闢大連航線後,一架中島Ki-6型客機停放在大連周水子機場的格納庫前。(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五「日本空輸」開闢大連航線後,一架中島Ki-6型客機停放在大連周水子機場的格納庫前。(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同年,經營國內航線的「日本航空輸送研究所」有意順水推舟,將航線由大阪堺市延伸至台灣。[10]但日本九州至台灣距離1500公里、東京則長達2000公里,大多數時候飛行在海上,困難度極高,最後無疾而終。

雖說跨洋飛行不易,但對日本軍方而言,為了保衛國防圈及南向的任務需要,遲早都要飛航「內台航線」。1920年,從陸軍借調擔任台灣「警察航空班」班長的工兵大尉佐藤求已就曾表示,太刀洗陸軍航空隊已有從九州福岡飛至沖繩那霸,再延伸到台灣的越洋飛行計畫。[11]

海軍水上機汲汲飛基隆

1921年2月,佐世保海軍航空隊司令金子中佐受航空局委託,偕太刀洗航空隊中隊長菱沼大尉,赴台灣視察九州至台灣間航線可供起降的場地。[12]由於陸、海軍的航空隊屬性不同,各有自己的計劃,結果由佐世保航空隊拔得「內台航線」首航頭籌。

1921年5月7日,在海軍須摩號防護巡洋艦及第24驅逐隊的隨行戒護下,佐世保航空隊的3架三菱橫廠式水上偵察機,飛抵達鹿兒島西方商船學校前的海岸降落。次日在數萬民眾聚集觀觀看中,3機於6時21分出發,14時降落沖繩的與那原。

圖六
圖六1921年5月,日本佐世保海軍航空隊進行從日本到台灣的飛行訓練時,所使用的橫廠式水上偵查機,圖為後續機種,背景為鳳翔號航空母艦。(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5月10日上午7時,3機從與那原起飛,其中7號機在慶良群島之僧島南方迫降;2、5號機在石垣島遇強風,分別因機件故障及油料缺乏降落;幸好3機皆由護衛艦救助,在石垣島過夜。

5月13日,2、5號機接續航程,午後3時從石垣島起飛,經過彭佳嶼燈塔,校正方位後飛往基隆,19時安全降落。前後花了7天,完成「內台」(佐世保到淡水)間的處女航。[13]基隆市民事先獲知,紛紛前往降落地點等候,降落時大聲歡呼。

當時飛機的續航不長,各國皆以水上機進行跨海長距離的飛行試驗,這種附有浮筒為起降裝置的飛行器,安全性相對較高,尤其在海上飛行,若遇故障或天候因素時,迫降也較為容易。日本海軍航空隊在1921年至1937年「蘆溝橋事變」之前,總共進行了13次的「內台」飛行訓練。

陸軍陸上機航抵屏東

圖七 陸軍所澤航空隊在1928年10月,使用圖中的川崎88型陸上偵察機,完成日本所澤到台灣屏東的飛行訓練。(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圖七 陸軍所澤航空隊在1928年10月,使用圖中的川崎88型陸上偵察機,完成日本所澤到台灣屏東的飛行訓練。(來自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

 

陸軍的所澤航空隊,則在1929年10月10日至11日,使用川崎88型陸上偵察機完成了日本所澤至台灣屏東間的飛行。2機2天經鹿兒島西南沖永良部島、宮古島、西表島、花蓮港,最後降落屏東,共飛行8個多小時。

由於是在海上飛行,陸上機萬一找不到適合的著落場時,需要較長的應變時間。後來在88型陸偵機的機艙底部,安裝了一個副油箱,可增加9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飛行員也捨棄傳統皮衣,改穿由木棉製成的飛行服,除了在水上有浮力之外,也有防護作用。

所澤航空隊成功的關鍵,在於使用陸軍通信學校製作短波無線電通訊設備,在飛航途中可與地面聯絡,取得最新的氣象資料。[14]日本陸軍在1937年中日戰爭之前,僅進行3次「內台」試驗飛行,且皆以屏東為終點,這和陸軍第8飛行聯隊駐防在屏東有關。

至此,日本軍方可以說已經初步完成了以台灣為南進基地的試飛計畫。


注解

[1] The Aircraft of World War 1,https://www.theaerodrome.com/aircraft/statistics.php

[2] 詳細起降地點是:從倫敦希斯羅機場東邊的Hounslow Heath飛往巴黎附近的Le Bourget.

[3] 參見《Explore our past: 1910 – 1919》,British Airways.1919.

[4] JACAR Ref.B15100697000,帝國一般政府系統雜項卷2(6.1.1.4_002)(外交部外交檔案館),國立公文書館。

[5] JACAR Ref.B12081123400,與帝國航空法相關的雜項事項/與臨時航空委員會相關的雜項事項,第1 卷(3.6. 9.6-1_001)(外交部外交檔案)。

[6] 「2.航空取締規則」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7090048100、帝国陸海軍航空関係雑件/国内航空諸規則(5.1.1.27-1)(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7] 「御署名原本・大正十二年・勅令第百二十三号・航空局官制中改正削除」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A03021441700、御署名原本・大正十二年・勅令第百二十三号・航空局官制中改正削除(国立公文書館)。

[8] 1923年7月14日《台灣日日新報》第2版,航空事業基本案 內臺航空路は第三期計畫。

[9] 曾令毅《殖民地臺灣在日本帝國航空圈的位置與意義:以民航發展為例(1936-1945)》,頁47。

[10] 1928年5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5版,堺大分間航空輸送明年度擴張至臺灣。

[11] 1920年12月11日《台灣日日新報》第6版,內臺間大飛行。

[12] 1921年2月9日《台灣日日新報》第5版,查內台航空抵陸地。

[13] 參見大竹文甫《台灣航空發達史》,頁281-285。

[14] 參見大竹文甫《台灣航空發達史》,頁222-223。

本系列上下篇
< 台灣民眾第一次搭飛機的親體驗

本文關鍵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