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題:【黃埔「一百」】
文/徐全[1] 撰寫
引言
黃埔百年校史,一般人通常區分為廣州、南京、成都及高雄鳳山四個時期;其實在中國大陸各地成立的分校,也是中央軍校不能被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成立的黃埔分校,曾經在潮州、武漢、廣州、長沙、南寧、昆明、洛陽、成都、西安、迪化等地出現。這些分校存在的時間長短不一,但課程設置與本校是大致相若的。
黃埔分校見證了國軍的發展、壯大與崛起,是八年抗戰救國的寫照。另方面,分校史見證了國軍在不同時期的政爭和黨爭;此一時期地方勢力和中共對學校的影響,恐怕也更大。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正是因為有了各地黃埔分校在抗戰前後源源不絕輸送軍事幹部到前線,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目標才得以實現。分校學子冒著敵人的轟炸遷徙、苦學演練,所期所願,竟是為了犧牲成仁;事實證明,抗戰各個戰場的傷亡名單上,都有眾多黃埔分校的子弟。這是世界軍校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黃埔分校不是黃埔校史中的支流或配角,而是大陸時期國軍建軍史上不可磨滅、也不應當被忽視的一頁。2025年是抗戰勝利的80週年;抗戰不是在大陸影片中穿越時空的神劇,更不是為宣傳而可以任意改變與建構的虛假歷史。沒有國軍、沒有黃埔,就沒有抗戰勝利。
以下是各黃埔分校的簡介;至於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潮州、武漢和昆明分校,則在後續單元詳細介紹。
東征、北伐時期:追求民主自由的第一戰
國軍早期戰史,主要是東征和北伐。東征的主要目的是消滅陳炯明勢力,鞏固國軍及國民革命陣營在廣東的統治基礎。北伐則是擊敗以軍力作為執政合法性的北洋實力派。無論後來的國軍歷史有多麼曲折,當時的國軍確是為確立一個民治、民享、民有的民主共和國、為了追求民主自由和解放而踏上東征、北伐的征途。
1925年12月誕生的黃埔潮州分校,就是國民革命軍東征的產物。當年,經過兩次東征,國軍肅清了粵東地區的敵對力量,為了鞏固當地政權,擴大國軍影響力,比照黃埔本校的課程設置,設立了黃埔潮州分校,1926年12月停辦。
1926年初由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在廣西成立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地點在廣西南寧,前身為廣西陸軍講武堂。這所軍校成為了桂系國軍培養人才的軍事教育機構,歷經了蔣桂戰爭、中原大戰、兩廣事變等歷次國府內爭,一直持續到七七抗戰,改名為中央軍校南寧分校,後成為抗戰時期的第六分校。但其作為「第一分校」的歷史,因為蔣桂黨爭的緣故,未被載入黃埔正史。
1926年末,國軍北伐佔領了武漢,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作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二分校的黃埔武漢分校,也正式宣告成立。後來更在1927年3月末自行宣佈為黃埔本校。武漢分校是北伐戰爭的產物,也是中共掌握的黃埔分校,見證了國民黨內黨權與軍權的較量、擁蔣派和反蔣派的鬥爭,也是國共激烈對抗之所在。但黃埔武漢分校在北伐時期,招收了女生入校,這是華人社會女性平權運動史上重要的進步一頁。
1927年3月,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即長沙分校正式成立。主導長沙分校誕生的是北伐時期國軍第八軍軍長、湖南實力派人物唐生智。分校成立主要是為了擴大國軍在湖南地區影響力、培養國軍人才。唐生智係北伐時期的汪精衛派系,故長沙分校亦具有濃烈反蔣色彩,由左派國民黨和中共主導,其政治部主任夏曦是堅定的共產黨員,後來在紅軍中大搞肅清反革命運動,整死、處決眾多無辜者。1927年底,長沙分校停辦。
在東征時期,黃埔本校和分校的國共鬥爭、左右派鬥爭還不那麼激烈,畢竟還處於合作初期,共同高舉革命大旗。但是到了北伐時期,特別是北伐軍進抵長江流域的武漢、佔據半壁江山之後,國共之間、國民黨左右派之間的矛盾日漸變得不可調和。這其中的矛盾,學者多有研究,包括了過火的工農運動傷及國軍軍官利益、如何對待列強、未來革命的方向等重大問題,革命陣營內部無法達成共識。但根本上,是國共雙方原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政黨,短暫的合作只是權宜之計,分裂是遲早的必然。
剿共時期:統合地方勢力、為民族保衛戰而準備
1927年國民黨分共之後,國軍進入十年剿共時期。這期間,1928年的濟南事件讓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惡化。1929年爆發中東路事件,與蘇聯關係交惡。國府開始逐漸收攏和統合地方勢力,為可能的對御外作戰進行準備。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軍在剿共的同時,開始進入「對日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備戰動員時期,歷經一二八淞滬、長城、綏遠等重大對日作戰。此期間,國民政府先後建立了黃埔分校,同時將地方實力派興辦的軍校納入黃埔體系,以實現國防一體化的軍事教育體系。
黃埔南昌分校,原為1928年4月成立的國軍第五路軍軍學補習所,創辦人是該軍總指揮朱培德。也在該年,國府正式禁止各軍私辦軍校,因而在同年10月正式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昌分校。1929年6月,該校舉行畢業典禮。其後,國府認為南昌無必要繼續辦軍校,該分校撤銷。
第二次武漢分校與蔣桂戰爭有關。1929年春,由於無法在軍事編遣議題上達成一致,第一次蔣桂戰爭爆發,李宗仁領導的桂系進兵討伐蔣中正。桂系的國軍第四集團軍於1929年春兵敗武漢,其中很多軍官生被迫出走。蔣中正此時出手,在當年4月28日開設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收攏了這批學生。
1932年3月,武漢分校併入南京本校。武漢分校再次中斷。不過,到了1936年1月,中日之間的戰爭爆發態勢愈加明顯,國府方面將陸軍整理處軍官教導團,正式改組為武漢分校,這是第三次武漢分校的誕生,七七抗戰後成為第二分校。
廣州分校是粵系和蔣中正鬥法的產物。1927年秋,粵系在廣州燕塘成立幹部學校。不過此舉遭到南京反對。1928年7月,南京通令各軍不得擅自開辦軍校,要求廣東方面取消這所學校。但此時的廣東已經開始了招生。南京方面乾脆在廣州設立黃埔入伍生部,將這批原本準備報考廣東軍校的莘莘學子,拉入黃埔的陣營中。但兩廣和南京的矛盾持續擴大。
1931年,粵系元老、立法院長胡漢民被蔣中正扣押之後,號稱「南天王」的粵系陳濟棠不再理會南京禁令,直接成立廣東軍事政治學校,宣稱繼承總理遺志、發揚親愛精誠。粵系的氣勢,可以用「黃埔建軍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黃埔建軍在廣州)來形容。
1936年年中,兩廣事變爆發,粵桂兩軍以「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的名義,討伐南京蔣中正,但最後失敗。蔣中正接收了廣東軍事政治學校,正式改名為中央軍校廣州分校。同時,蔣中正對原廣東軍事政治學校的畢業生沒有搞清算,反而將他們通通追認、比敘為黃埔畢業生,納入黃埔大家庭。
黃埔洛陽分校,成立於1933年8月,主要是為了培訓行伍軍官,即現役軍人。早期南京本校成立軍官訓練班,但由於設施不夠使用,遂決定在洛陽成立分校。同時,洛陽分校的成立,亦與1932年1月國民政府為了應對上海一二八淞滬戰役,準備西遷洛陽、進行抗戰準備有莫大關聯。其他黃埔本校、分校既有普通百姓組成的學生隊,也有現役軍人組成的學員隊。但洛陽分校專為培養現役軍人而設,入校者皆為學員。直到抗戰時期,改為第一分校。
黃埔成都分校,成立於1935年秋,同年10月開始入學。成都分校的成立,是國民政府開始經營未來的抗戰西南大後方戰略的一部分,也透過這樣一個舉措,將黃埔軍校延伸到西南地區,整合一直以來與南京疏離的四川軍政各界,從而實現川軍中央化、黃埔化。成都分校畢業生主要為四川人,招收的多為川軍軍官。七七抗戰後,學校改為中央軍校第三分校。1938年底,南京北校遷來成都,第三分校併入本校。
黃埔昆明分校,其前身是赫赫有名的雲南陸軍講武堂,1935年9月開學,入伍學員主要是軍官。和成都分校一樣,昆明分校的誕生也是國府經營西南大後方戰略的組成部分,並且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向來與蔣中正疏離,因此將雲南地方軍校改組為黃埔的昆明分校,具有非常明顯的示範意義。七七抗戰後,昆明分校改為中央軍校第五分校,直至抗戰勝利。
八年抗戰:大江南北、輾轉遷徙
1937年7月7日,七七抗戰在北平盧溝橋爆發,中華民國進入了最為艱苦的八年對日抗戰階段。這是黃埔建軍以來國軍傷亡最大、影響最鉅的時期。在這八年中,不論是黃埔本校還是各個分校的畢業生,都投入到了抗戰禦侮的洪流中。抗戰時期設立的黃埔分校總共有九所。這些分校訓練教育的時間多半視需要幹部的緩急而定,並不一定是原本規劃的三年;例如民國27、8年,抗戰最激烈、犧牲幹部最多時,訓練教育期也最短。
中央軍校長沙分校,誕生在1938年4月,由時任湖南省主席張治中主導成立。七七抗戰後,為動員和訓練湖南當地的保安團、警察,擴大軍事力量抵抗侵略,張治中呈請南京成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長沙分校,獲得批准。隨著戰事不斷發展,長沙分校開始西遷,最終抵達瀘溪。1939年4月,新任湖南省主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將軍校與湖南省行政幹部學校合併,成為幹部訓練團,長沙分校結束。
中央軍校第一分校,即原本的中央軍校洛陽分校。由於抗戰戰事的深入,洛陽不斷遭到日軍轟炸並面臨戰火威脅,七七抗戰後的1937年11月,洛陽分校正式改稱為中央軍校第一分校,並分批遷往陝西漢中。由於日機持續轟炸,又從漢中市區遷移至農村。1944年,第一分校停辦。
中央軍校第二分校,即原本的中央軍校武漢分校。七七抗戰後,更名為中央軍校第二分校。1938年初,伴隨日軍日益逼近武漢,第二分校開始南遷湖南。初期選址在邵陽,但基於辦學安全考量,最終選址在湘西地區的武岡。第二分校在武岡辦學期間條件艱苦,只得徵用武岡的各祠堂、廟宇作為第二分校校舍和辦公場所。武岡的中央軍校第二分校,因此成為赫赫有名的「祠堂軍校」,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第二分校才被撤銷。
第二分校的校友畢業時已經接近抗戰尾聲,但是不幸犧牲的仍不在少數。鍾士奇,湖南武岡人,抗戰時期考入了地處家鄉的第二分校。畢業後,他留校任教,擔任政訓教官。1945年春,湘西會戰爆發,他擔任第二分校第十八期第七總隊政訓處教官,在與日軍交戰過程中犧牲,倒在了抗戰勝利前夕。
中央軍校第三分校,分別是先期的中央軍校成都分校,和後來的瑞金分校。1938年1月,成都分校改稱第三分校。南京的中央軍校本校抵達成都後,第三分校併入本校。成都黃埔歷經了從分校到本校的過程。1939年3月,正式在江西瑞金設立中央軍校第三分校。抗戰勝利後,第三分校停辦。
中央軍校第四分校,即原本的中央軍校廣州分校。七七抗戰爆發後,廣州分校因為日軍轟炸等因素,奉命西遷廣西宜山。1939年桂南會戰爆發,日軍進攻廣西南寧,軍校安全受到威脅,遂遷移至貴州獨山,直至抗戰勝利後裁撤。
中央軍校第五分校,即原本的中央軍校昆明分校。第五分校所在的昆明,是抗戰時期的國軍西南大後方,是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空軍軍官學校、美國飛虎隊所在地。滇西抗戰爆發後,雲南既成為前線,也成為後方,第五分校也就成為了前線和後方的雙重軍校,但並未遷移校址。抗戰勝利後,第五分校裁撤。
中央軍校第六分校,即原本的中央軍校南寧分校。七七抗戰後,軍校辦學權交由國府軍事委員會,改稱中央軍校第六分校。由於日軍對南寧的轟炸,軍校遷往桂林。1944年桂柳會戰爆發,軍校遷往廣西宜山。抗戰勝利後撤銷。
南寧分校因為早在抗戰前已經成立,因此校友中有不少在抗戰期間已經擔任重要軍職。韋燦,廣西人,就是早期南寧分校第六期畢業,抗戰時期是31軍131師392團團長,參加過徐州會戰。1940年初的桂南會戰中,為了阻擊日軍,他於突圍時中彈身亡。後被追晉為少將。
中央軍校第七分校,即原本的中央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七七抗戰後,國府決定在陝西成立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胡宗南成為創校靈魂人物,該校在1938年3月29日開學。軍校後於1938年5月遷往王曲。抗戰勝利後裁撤。
中央軍校第八分校,原本為第五戰區幹部訓練班,地點為湖北北部的均縣,倚靠道教名山武當山,易守難攻、適合隱蔽。1939年冬正式成立中央軍校第八分校。抗戰勝利後裁撤。
中央軍校第九分校,通常認為是原本為新疆軍官學校,更早為新疆講武堂,位於迪化(今烏魯木齊)。1942年,新疆地方實力派盛世才停止實行與蘇聯、中共結盟的政策,轉向國民政府,1943年3月,新疆軍官學校改組為中央軍校第九分校。1946年停辦。
亦有另一個第九分校的短暫存在,即抗戰時期的中央軍校駐蘇幹部訓練班。這裡的蘇,指蘇北。七七抗戰後,蘇北為國軍魯蘇游擊戰區作戰範圍,駐守蘇北的國軍正規部隊主要有第89軍。1938年成立第89軍幹部訓練班,培養敵後游擊軍人。同年秋,更名為江蘇省幹部訓練班。1942年夏,更名為中央軍校駐蘇幹部訓練班。後更短暫使用中央軍校第九分校的名義,但很快就撤銷。這個短暫的第九分校,是國軍作為敵後游擊抗戰中流砥柱的真實寫照。
為抗戰勝利奠定基礎
黃埔分校,有的為統合地方勢力而建立,有的則是因應戰事而直接有中央成立,歷經時代的滄桑。但不論哪一種創校形式,都是國軍完全黃埔化、地方軍中央化、全國軍令統一化的象徵。在八年抗戰中,這種象徵寓意了全國總動員以及上下團結一心的堅強意志。
北伐結束後,黃埔分校的建立,幾乎都是為著對日抗戰的準備而進行。學校的兵學課程、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幾乎都是圍繞救亡禦侮進行的。
回望八年抗戰的艱難歷程,誕生過本校的廣州、南京,陷於敵手;誕生過分校的南寧、長沙、武漢、南昌、洛陽,成為了與敵軍拉鋸的戰場。當年黃埔各分校的學生們,在成都、西安、昆明的訓練場上厲兵秣馬、聞雞起舞。他們在抗戰的烽火中學習、成長,成為國軍的堅實力量。在八年抗戰期間,眾多黃埔分校師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對日抗戰是他們最嚴苛、也是最悲壯、最光榮的教學和考試。
明年抗戰勝利即將滿80週年;沒有黃埔分校,就不會有取得八年抗戰勝利的國軍勁旅。在大江南北、在敵後平原、在滇緬密林,國軍承擔起抗敵守土的重責大任。「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信條背後的本質,就是黃埔本校、分校的軍校生們捍衛中華民國、守護民主自由的堅定信仰和價值。
80年前的勝利,是萬千國軍將士用生命所換得,這其中,黃埔本校和分校的學生們,居功至偉。
注解
[1] (編注)徐全先生為香港城市大學哲學博士。
參考文獻
于穎慧,〈論大革命時期黃埔軍校女生隊的概況、特點及教育〉,《軍事歷史研究》,2008年03期,133-146頁。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黃埔精神》,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1927年。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成立開學紀念刊》,昆明: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 ,1937年。
林德政,〈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與孫傳芳之間的和與戰〉,《成大歷史學報》,第17號,頁215─247。
孫建中,《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百年校史簡編》,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24年。
陳佑慎,《持駁殼槍的傳教者-鄧演達與國民革命軍工制度》,臺北:時音,2009年。
陳予歡,《潮起潮落: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
〈黃埔軍校分校概覽〉,《黃埔》,2020年01期,2-14頁。
陸軍軍官學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南京:陸軍軍官學校 ,1936年。
葉泉宏,《黃埔軍校與韓國獨立運動》,「瞭解當代韓國民主政治」學術研討會,2010年。
葉泉宏,《黃埔軍校韓籍學生考實》,《韓國學報》1996年05期,頁155-168;
於憑遠, 羅冷梅, 胡為真,《胡宗南上將年譜》,臺北:臺灣商務,2014年。
謝冰瑩,《從軍日記》;上海:光明書局,1932年。
盧綱,〈黃埔軍校武漢分校與中共建軍的歷史探析〉,《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年04期,114-120頁。